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周宁:山城花开“金”满地

2019-07-17 14:08:00|来源:东南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葛宁远

【焦点图】周宁:山城花开“金”满地

  孙清彬在采摘盛放的非洲菊。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黄起青 摄

  “云端之城”周宁,利用高山立体小气候着力培育冷凉花卉产业

  山城花开“金”满地

  地处福建东北部的周宁县,平均海拔880米,被誉为“云端之城”。这里拥有冷凉的高山立体小气候,夏季日平均气温仅为24℃,非常适宜球根类及冷凉花卉的生长。

  基于这一优势,近年来,周宁县着力推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让山城周宁花开“金”满地。

  筑巢引凤

  近日,记者走进周宁浦源镇溪坪村宁德向山兰园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鲜满园基地,只见一盆盆大花蕙兰排列整齐,青翠欲滴。

  5年前,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急于寻找适合大花蕙兰鲜切花的种植基地和原生品种。几经考察调研后,终于在周宁县发现大花蕙兰野生原生种,而周宁独特的高山生态气候极为适合兰花种植。

  2016年2月,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把花卉基地设在了溪坪村。经过多轮种植试验,他们发现在周宁生产的大花蕙兰品质好效益高,年亩均收入可达12万元。去年,这一基地种植的花卉实现产值800万元。

  宁德向山兰园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向记者坦言:“兰花价格与市场投放时机有关。这里的特殊气候,使精品大花蕙兰花期最长可达5个月,正好填补每年6月至10月的市场空档。”

  今年年初,向山兰园无锡总公司干脆把总部迁到了周宁县山海协作产业园。“预计研发新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兰花产值4000万元,也在周宁形成了‘种植与研发’相配套的产业模式。”刘云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公司将发展“旅游+花卉”“电商+花卉”等新业态,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近年来,周宁县多次组织花卉产业招商小分队赴各地考察学习,吸引花企落地。今年4月,周宁县制定“促进花卉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砸下真金白银,鼓励花卉产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大棚补助,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传帮带的方式带动农户连片种植花卉20亩以上(含20亩)的,每带动一户给予奖励5万元;对企业具有行业规则主导权或国内领先技术研发能力、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奖励科研经费100万元;除大棚设施外,其他固定资产额达到1000万元的,按固定资产额的20%予以奖补,单家企业不超过300万元;对于企业参加农业保险的,县财政按照其保费50%给予补助;县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统筹安排布局和建设冷藏库支持企业生产经营……

  今年5月,周宁县成立高山冷凉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同时完成《周宁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的编制,正着手编制《周宁县花卉招商手册》。

  “我们正与一些公司、学校对接芍药种植项目和百合花种球的研发事项,也在积极准备花卉招商会,吸引更多的花卉企业入驻周宁。”周宁县林业局局长阮孙富说。

  百花齐放

  周宁花卉产业正绽放出越来越多的美丽。

  泗桥乡天蓝蓝花卉基地创始人王永光回乡创业7年,精心培育了上百个杜鹃花品种,年产值达100多万元。

  浦源镇延周现代农业百合基地每天都有2万多支百合花销往全国120多个城市。“百合花喜凉耐寒,属于冷凉型花卉,在周宁,可以实现错季生产、持续供花。”该基地负责人杨晓鹏说。百合花产业的发展,让附近20多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还有8名农户正在基地学习种植百合技术。

  在咸村镇吾家洋村非洲菊基地,基地负责人孙清彬介绍:“非洲菊喜冬暖、夏凉,又喜湿润,这里特别适合非洲菊的生长。”2017年10月,她和好友一起承租老家10亩地,次年就成功种植和销售第一批非洲菊,四季皆可采摘,亩产值达1.2万元。之后,孙清彬又扩种10亩非洲菊。吾家洋村、樟岗村的20多位村民在基地打工。“希望周边的村民能参与非洲菊种植,我们可以提供技术、帮助销售。”孙清彬说。

  周宁县绿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生辉兰业有限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在咸村镇川中村建设蝴蝶兰基地;泗桥乡发展油用牡丹200亩……

  目前,周宁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共12家,花卉苗木种植共2014亩,年产值7750.9万元,花卉苗木产业正成为周宁县新兴的特色产业。(李向娟 黄起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