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厦门将每年新增城市道路80公里 力争至2025年建设绿道200公里

2020-07-08 10:32:31|来源:厦门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胡晓萌

厦门将每年新增城市道路80公里 力争至2025年建设绿道200公里

  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市政设施和景观提升工程进入尾声。图为改造后的湖滨北路颜值大大提升。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图/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昨日上午,骄阳似火。市市政园林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处室、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来到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调研,就提升步道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提出指导意见。与此同时,厦门本岛南北向健康步道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方案已基本稳定,为今年内开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该项目对于满足市民健康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那根老旧电线杆,很快就要被拆掉,监控杆也要和路灯杆合并在一根杆上,为市民腾出更多通行空间,让道路变得更加清爽。”7月6日,在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湖滨北路现场,市政工程人员指着立在路中间的电线杆说。“按照‘能拆则拆,能移则移,能并则并’的原则具体实施,力求让城市家具更加简约美观。”这位市政工程人员说,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基本完工。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也在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按照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大会部署,近段时间来,市市政园林局强化项目带动,围绕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水质治理、市容环卫、燃气安全、林业生态“六大行业板块”,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编制行动方案,梳理形成了第一批70多个市政大提升项目,并量化目标,细化任务,建立台账,动态跟进,挂图作战,切实把高颜值厦门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

  提升市政设施保障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市政园林部门将全面提升市政设施保障服务能力,实现市政设施优质完善、优美有序、安全便民。我市将每年新增城市道路80公里,力争至2025年,全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并保持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推动新一轮市政道路提升改造、轨道交通沿线站点提升改造工作,对标先进城市提升我市市政道路设施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以实用、美观、人性化为目标,精心设计“城市家具”,科学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改造、人性化智慧化改造,营造良好公共空间,展现形态美学,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推动全市市政设施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市政”,推进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让厦门的水更清、天更蓝。我市正围绕三年三个“一百”目标(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万吨/日以上,新改扩建污水管网每年100公里以上)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到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实现翻番并突破200万吨/日。

  推进园林绿化建管工作

  市市政园林局将持续推进全市园林绿化建管工作,力争至2025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2000公顷,建设绿道20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构建城与自然完美相融的和谐美景。我市将持续推动城市综合公园、“口袋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丰富城市公园类型和层次,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结合新城片区开发建设,将继续推进九溪口公园、新月公园、乌石盘公园、公婆山公园等建设;结合岛内大提升,通过白鹭洲公园整体环境提升、环湖节点改造等建设,推进筼筜湖片区文化大提升;推动植物园、园博苑争创5A景区,提升完善两园配套设施;持续开展林相改造,全面实施森林防灭火提升工作三年行动;我市还将加快片区绿化景观提升步伐,实施“一路一景一特色”,突显花化彩化、成林成片,营造“春花芳菲、夏荫浓郁、秋色多彩、冬韵绚丽”的特色景观,让厦门处处成为无季差、全天候的“摄影棚”。

  【数据】

  ●我市将每年新增城市道路80公里,力争至2025年,全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并保持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预计到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实现翻番并突破200万吨/日

  ●力争至2025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城市园林绿地2000公顷,建设绿道20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图片默认标题
【HI老外主推】【龙岩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非洲法语国家学员来龙岩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