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4-26 16:52:26

福建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_fororder_图片1

发布会现场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4月26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建林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20年来,福建扎实推进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等综合改革,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新机制。福建着力破解“山要怎么分”难题,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着力破解“树要怎么砍”难题,放宽人工商品林采伐限制,有效落实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积极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为林业发展注入资金资本活水;着力破解“单家独户怎么办”难题,全省累计培育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近1万家、经营面积近1600万亩。

  福建始终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并举,着力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江河流域生态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等四大生态工程,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3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福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商品用材林工程、竹业花卉与名特优经济林工程、林产工业工程、森林旅游工程等四大产业工程,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5.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021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近13%,位居全国前列。

  20年来,福建林改赋予农民更多的生产资料,通过采伐林木和发展竹业、木本油料、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有力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2021年,包括广大林农在内的福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万元、比增11.2%,重点林区林农涉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通过林改,福建三明林业生态价值,经营价值、金融价值都得以提升。全市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1500个/c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继续蝉联中国“绿都”评价榜首。2021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210亿元,绿色富民产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此外,通过场村合作和林票试点等带动村财增收2400多万元,林农人均涉林纯收入约占可支配收入的30.6%。

  据介绍,林票是村集体与国有林场按照“四共一体”的联营模式制发的股权收益凭证。为了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三明沙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林票制改革,将村民在联营山场中的股权价值量化,按当下评估值等额制发林票。林票的出现,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山上有多少真金白银,还能随时兑现。村民合作造林的热情高涨。发行林票使村集体、国有林场、村民之间形成了联林带户的利益联结纽带,通过国有林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亩林地可为村财增收1000元、为村民增收2400元。目前,沙县已有45个村发放林票7000多万元,惠及村民3000多户。

  龙岩市武平县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全县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42家,带动了3.3万户林农发展林下经济156万亩,累计增加“绿色不动产”4.4万亩。武平县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打造了3张国家级生态名片。武平县还将森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全县有“森林人家”107家,去年实现森林旅游收入12.7亿元,真正把“绿色群山”变成了“幸福靠山”。

  在沿海防护林建设方面,福州长乐区也探索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长乐以建设“海滨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宜居新城、生态新城”为定位,以人工造林为主要建设方式,将防护功能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4年多来,长乐沿海累计植树造林9600多亩,平均风速下降40%左右。2021年长乐滨海新城岸段成功入围“全国美丽海湾案例”,这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站在林业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福建省将落实“持续深化一大改革、接续实施八大工程、继续强化五大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推进林业改革再出发,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图 尹小兵)

编辑:陈洪亮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