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福建弘扬“晋江经验”:坚守实业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2-08-19 15:27: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多年来,福建始终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传家宝”,始终一以贯之坚守实业、做强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四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福建制造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18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多年来,福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万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智能化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编制实施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14个重点行业发展行动计划,打出扶持企业发展、加快工业投资政策“组合拳”,加强全省产业统筹谋划和发展引导。成立了石化—化纤—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工作专班,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产业发展日常跟踪调度与定期协商。

  2022年上半年,全省新开工19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福建省历史上最大的外资项目、总投资420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330亿元的厦门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同时,福建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引导能力,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全省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达21个,规模超百亿元企业达5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1.5%。福州市新型功能材料、厦门市新型功能材料、厦门市生物医药及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等4个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福建还积极培育壮大福州市光电产业、宁德市高端储能产业、泉州市智能制造装备等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龙头引领带动方面,福建实施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和千家企业增产增效行动,制定8个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引进落地更多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优质龙头项目。今年以来,福建先后举办世界闽商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民营企业项目洽谈会等重大活动,与10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项目763个、总投资6576亿元。上汽宁德、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中化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福耀玻璃荣获中国质量奖,青拓不锈钢、恒申己内酰胺等产品产量居全球前列。

  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福建持续拓展创新平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溢效应不断释放,与省内高新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4项,高效太阳电池装备与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先进光伏、储能电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揭牌。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能”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机器换工”,全省超5万家企业实现上云。

  福建还实施新一代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持续深化推进“增芯强屏”工程。厦门联芯建成福建首条12英寸晶圆全自动化生产线,28nm制程芯片规模化量产;渠梁集成电路封测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福州京东方8.5代面板、华佳彩高科技面板等项目全面达产。

  此外,福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福建制定出台了《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福建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对标全国最高标准,以清单形式推出94条改革举措和创新做法。创新推出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机制,全面、客观反映福建营商环境现状,及时发现问题,督导解决问题。

  目前,福建全省累计推出4926个“一件事”政务集成服务改革套餐,推动审批环节精简65%,承诺时限压缩52%,申请材料减少34%以上。实现2854项高频事项“就近办、自助办”,467项高频事项“省内通办”。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福州、厦门等地市实现部分不动产登记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2022年上半年福建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685.74万户,同比增长10.94%。(文 姚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