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福建惠安崇武探索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模式
2022-06-20 18:09: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近年来,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天风海涛 千年古镇”市级示范线和创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的总目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福建惠安崇武探索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3

惠女风情园 供图 惠安乡村振兴办

  党建引领 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方面,崇武镇通过建立“督查与通报”“红黑榜”等定期通报制度,营造对标先进、争先创优、破解难题的干事创业氛围。崇武镇全力打造“党建+”一村一品牌,将党建元素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打造潮乐“渔家乐水关游”、大岞“惠女民俗生态游”、前垵“高雷山滨海生态游”精品项目党建示范点和惠女精神展示馆;全力推进潮乐村、港墘村、前垵村“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与多家银行举办党建共建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授信,对崇武企业单位共计授信15亿元。

  产业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实施产业发展工程方面,崇武渔港及产业融合示范区已落地建设,14个子项目总投资达30.55亿元。崇武依托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崇武鱼卷,推进食品加工产业规范化建设,成功举办惠安县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崇武鱼卷”文化节;推动崇武鱼露、崇武鱼丸、崇武鱼签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同时,坚持“全景崇武、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崇武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点、线、面高水平融合一体发展。改造闲置民房,形成云居听海等24家独具特色的滨海民宿,民宿做法入选2022年泉州市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优化升级惠女风情园及周边区域,打造“惠女民俗生态游”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崇山片区节点提升和崇武古城活化利用工作;投资4亿元建设惠女精神传承教育和旅游基地;曼玲食品喜获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腾辉石业、腾飞园林古建筑入选泉州市产业龙头企业,铭祥石材、集祥石业、浩博石业入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

福建惠安崇武探索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4

高雷山特色商业街 供图 惠安乡村振兴办

  村建提升 塑造乡村振兴“新颜值”

  实施村建提升工程方面,崇武镇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打造宜居宜业、有特色、高品质的现代化新型城镇。2022年推动镇级47个项目建设,总投资973354万元,年投资92647万元;推动村级58个项目建设,总投资3867.6万元,年投资3737.57万元。

福建惠安崇武探索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5

潮乐村自住小区 供图 惠安乡村振兴办

  乡风文明 厚植乡村振兴“软实力”

  实施文明乡风工程方面,崇武镇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等形式,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中,该镇石雕艺术大师吴德强入围今年2月“福建好人榜”敬业奉献候选人。

  崇武镇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每年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职工书画作品展、乒乓球赛、象棋比赛、歌唱比赛等,充分利用崇武古城等旅游资源,开展非遗进景区等一系列活动,立足石雕、惠女、最美海岸线等资源,开展印象崇武写生活动。

福建惠安崇武探索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模式_fororder_图片6

古城水关旅游节活动 供图 惠安乡村振兴办

  治理有序 奏响乡村振兴“和谐曲”

  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方面,该镇将与企业、群众关系较为密切的事项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一门式办理”;完善镇、村两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推行“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同时,崇武镇发挥惠女、渔家等特色调解室作用,打造海上“枫桥经验”,基本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不激化”,并不断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建立海岸线巡查“1+X”责任制,组建“镇村+执法部门”巡防力量20支,实行“白+黑”“定点+流动”的不间断巡查制度。(文 陈姝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