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激荡文明之风......近年来,福建惠安聚焦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紧围绕“十有”工作标准,积极探索“六传六习”工作方法,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有效传播新时代正能量,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惠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摄影 陈秋红
阵地建设大众化
6月17日,惠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档升级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一个功能更完善、设备更先进、内涵更丰富的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用。
该中心总占地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包括公益宣传空间、新实践对接中心、新文化展示中心、新思想传习中心、新风尚培育中心等。中心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创造性地把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有机融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使活动开展更加便捷有力。
“比如新思想传习中心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由融媒体演播厅改造提升,是传播新思想、学习新理论的主阵地,做到每周有交流,每月有活动。”惠安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徜徉在新风尚培育中心暨惠安县志愿者之家,由“阅”空间、“心”空间、“育”空间、“创”空间、“礼”空间5部分组成的功能馆室成为志愿者的心灵港湾、休闲驿站及充能平台。
据了解,该中心的提升完善是惠安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惠安县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全面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截至目前,全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2个、实践站218个,实现了县中心、乡镇所、村(社区)站全覆盖。
建好服务阵地。充分挖掘调动各类阵地资源,依托薯花文明小站、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邻里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阵地,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群众需求再配置、再优化,实现各类阵地、多种功能共享使用。打造禹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溪滨路福文化文明实践一条街、聚龙社区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生活圈、北关社区数字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等特色品牌项目。
建强服务队伍。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援助、卫生环保、济贫帮困、疫情防控应急等“11+N”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注册志愿队伍1171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44714人,发起志愿服务项目8597个,服务群众范围更广泛。
丰富服务内容。围绕迎接宣传党的二十大、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乡风文明、文明创建、教育服务、科技科普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周至少举办1场活动、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至少开展1场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品,如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举办“文明村镇”“和谐村”“文明家庭”“家风家训馆”等创建活动,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
新文化展示中心展示惠安“福”文化 摄影 陈秋红
服务群众精准化
“疫情期间,志愿服务应急调控平台通过‘云点单’服务模式,为2个镇提供核酸检测志愿需求发布,当天就链接到两家志愿服务组织共24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募集到爱心商家捐助价值8万元的饮用水1000箱。”惠安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应急调控平台采取由服务对象“点单”、平台“派单”、志愿组织“接单”的模式,实现志愿服务与镇、村(社区)抗疫需求的有效对接。
惠安县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促进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精准对接供需。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重点围绕教育引导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助推产业发展等,组织志愿者结对联系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特殊家庭等群体,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点对点”志愿服务活动,从源头上提高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群众有召唤、文明实践有回应、志愿服务快跟进。
拓展线上线下。拓展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的传播资源,创作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产品,把群众最想听最想看的文明实践活动内容等推送到网上、群众的手机上,推进各类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和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做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广大群众易于接受、乐意接受。
加强品牌培育。积极探索创新接地气、受欢迎、聚民心的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在志愿服务品牌方面,“聚龙小镇”志愿服务、“薯花”文明志愿服务、“陈欠水扶贫助弱”青年志愿服务、惠女湾志愿服务等一批突出惠安特色、具有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做到品牌化吸引、常态化服务。
文明实践常态化
如何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实践活动?惠安县坚持通过聚焦顶层设计,理顺文明实践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按照点、线、面立体化布局、整体化推进,实现上下联动、全面覆盖。
完善组织架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成立惠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惠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惠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和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三级服务管理体系。
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奖补措施,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示范所、站建设纳入县创城达标提升项目和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拨付300余万元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拨付396万元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建设,并建立社会化筹融资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挂钩帮扶机制,推动各级文明单位挂钩社区(小区)党支部、帮扶共建文明实践站(点),搭建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科学科普、乡风文明建设、教育服务、健康体育等7大平台,实现惠安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点起步。(文 陈姝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