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宁德福安:点“苗”成金 造福乡亲
2022-08-24 10:34:06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福安市甘棠镇念好茶苗产业科技经,当地年出圃茶苗占全国市场份额超四成 点“苗”成金 造福乡亲

  暑意正浓,福安市甘棠镇观里村茶苗长势喜人,茶苗大户陈瑞发一大早便来到茶苗园精心管护。“今年茶苗长得好,有望10月提前出圃。”陈瑞发去年卖茶苗净收入60多万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点“苗”成金,小茶苗成了“黄金苗”。作为全国民间最大的茶苗无性系繁殖基地,甘棠镇拥有3300多亩茶苗圃,年出圃茶苗8亿多株,占全国市场份额超四成,畅销全国10多个省份,产值超2亿元。

  小茶苗育出大产业

  行走在甘棠镇观里、上塘、岭尾等村,随处可见田间覆盖着黑色遮阳棚。透过缝隙,可清晰地看到茁壮成长的翠绿小茶苗。

  “这些小茶苗是周边村民致富的‘金娃娃’。”上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瑞金说。

  甘棠镇土层肥厚、水源丰富,是茶苗栽培的一方沃土,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国家区域性繁育基地”。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开始试用短穗扦插法种植茶苗,成活率大幅提升。

  作为上塘村较早从事茶苗种植的育苗人,彭瑞金16岁便从父辈那里继承扦插手艺。

  “茶苗成活率与施肥时间、使用农药类型等密不可分,而每个茶苗品种的管护要领各不相同。”彭瑞金说,从事育苗40多年,他不断摸索、积累,形成了一整套茶苗施肥、管护等种植经。

  靠着培育茶苗,彭瑞金富了口袋。目前,他种植15个茶苗品种,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亩扩大到50多亩,年收入从几千元增长到近百万元。

  在彭瑞金的带动下,上塘村十几名茶农联合成立上塘瑞鑫茶苗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纳60多户村民出资入股,以分红的形式实现增收致富。”彭瑞金说。

  一株幼苗成就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当前,甘棠镇茶苗产业已覆盖全镇22个村,带动从业人员2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

  标准化生产后劲足

  “现在,小茶苗已成为群众的可靠收入。但家庭作坊式的茶苗种植也面临育苗周期长、成活率不稳定、茶农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福建初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成进说。

  如何适应市场化发展,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产业化发展为提高茶苗竞争力带来新希望。

  2019年,甘棠镇组织30多家茶苗专业合作社和苗圃公司,联合组建福建初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茶苗产业标准化管理方式,大力发展茶苗良种繁育产业。

  记者在甘棠镇观里村的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看到,与传统田间育苗方式不同,部分茶苗置于穴盘内培育。

  “穴盘中每穴穗苗相对独立,既减少相互间病虫害传播,又减少穗苗间营养争夺,根系也能充分发育。”高成进说,穴盘苗在填料、扦插、施肥等过程中,均可部分利用机械完成,便于集约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减少人工成本。

  在该培育基地内,茶农正操控水肥一体化机器,几十个小喷头对茶苗进行喷灌,再辅以排风扇,基地内温度逐渐降低,省力高效。

  目前,福建初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厝坪、牛柏洋、观里等9个村庄承包荒山开垦,已建立工厂化标准茶树种苗繁育基地2000平方米、茶树种苗无性系繁育示范基地80亩。

  “通过加强繁育技术、工厂化育苗等方式,进一步缩短茶苗出圃时间,提高茶苗良种率和成活率,让育苗逐步走上产业化之路。”高成进说。

  品种选育开启个性化

  如何统筹自身力量,借力外部资源让小小茶苗再育新机?

  在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陈常颂看来,做好“三茶”融合大文章,茶树品种推陈出新是关键。

  新品种选育是茶苗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茶树新品种选育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通常需要18年至25年。茶树选育经历了追求数量、质量再到功能型三个阶段。”陈常颂介绍,随着消费者对茶品质要求提高,品质育种成为市场导向。现阶段则更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的功能型茶苗选育。

  “福云6号、福安大白是我们常规品种,近年来,高香型茶苗更受市场青睐,价格也高,有的品种每株价格甚至达到0.8元至1元。”彭瑞金介绍,新选育的品种出圃时间短、施肥次数少,茶农在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劳作时间更短。

  智能化设施建设是茶苗产业加快发展的“底盘”。目前,茶苗科研中心楼已在甘棠镇南塘村动工开建;智能温室大棚正在进行图纸设计……

  此外,福安市还与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做好良种繁育基地的全面规划设计。同时,加快推进福建省福安市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茶树种苗繁育中心项目建设,为茶苗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科研平台。(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 吴庆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