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厦门集美区:聚集成改革之力 谱融合发展新篇
2022-12-28 10:37:40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聚集成改革之力 谱融合发展新篇——厦门市集美区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综述

  率先成立两岸融合发展中心,实现对台工作力量资源整合;创新成立台胞服务驿站,为台胞台商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无障碍服务;建立集美台湾青创基地联盟,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平台;成立台企上市服务联盟,积极鼓励和支持优质台企对接资本市场……

  一桩桩来自工作一线的鲜活经验,一个个聚力改革的生动典型,成了厦门市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成效的有力见证。

  2019年12月,省委、省政府确定集美区围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进行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是厦门唯一入选的区。三年来,集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关于“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坚持系统观念,勇于改革创新,注重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注重两岸融合发展制度机制创新,做细做实“通、惠、情”三篇文章,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呈现出协同推进、蹄疾步稳、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改革试点成绩单,被福建省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报送中央改革办,初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全方位高标准谋划

  破茧化蝶谋嬗变

  作为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里和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集美区,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在建机制、搭平台、出政策、谋创新、促融合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省级试点,赋予了集美新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方法,更要探索系统集成改革路径”,集美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美独具优势、勇担重任,要通过改革破题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形成系统集成改革的“集美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当好先锋、探出新路。

  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提出的课题,县域集成改革,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挑战难度大、创新要求高、亟需破解课题多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以往的“单兵突击”,也不仅是把分散开展的各项工作集中在一个区域推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改革“共振”、能量倍增的作用与效应。

  “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重点,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秉持这样的认识,三年来,在省委改革办、市委改革办的精心指导下,集美区坚持把集成改革试点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有机结合,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布局中谋划集成改革,尤其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奋力谋求“破茧成蝶”式的嬗变。

  对标看齐,把牢方向。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方法论。为全面弄懂、深刻理解集成改革,集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科学配置各方面资源”“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等重要论述,深入领悟“系统集成”方法论,深刻把握改革创新内在逻辑,全面对标对表,适时召开动员部署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把凝聚共识、勇毅笃行转化为做好改革的强大动力。

  统筹谋划,一体部署。集美区强化“一盘棋”思想,建立同步规划、一体部署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和7个改革工作专班,形成了“1+7+2”改革工作方案(1个总体方案、7个专项方案、2个保障方案),打破对台工作传统思维,凝聚改革共识。同时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研究部署集成改革工作,调研100多家台企,组织专家学者、台胞台企代表召开座谈会,加强两岸融合发展课题研究,谋划集成改革“路线图”。

  健全机制,狠抓落实。集美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问题、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对集成改革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例会推进、一线协调、评估考核、督察督办、台账管理和任务销账等措施,形成抓落实全流程全链条的机制聚合效应,推动集成改革走深走实。

  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方法,形成集成改革“一张图”,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扩大两岸人文交流、维护台胞台企权益、扶持台胞创业就业、增强台胞社会福祉、做强两岸研学品牌等七大方面推动集成改革,招招见实、干货满满。

  系统性集成化推进

  两岸融合创新局

  位于集美的台企富全钢铁有限公司,最近正在集美区台企上市联盟的支持下优化上市方案。近两年来,在台企上市联盟助力下,集美新增2家台资上市公司、1家台资新三板企业,4家台企进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04家进入两岸股交中心。区财政部门主动联合厦门大学首创上市人才培养模式,举办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高管研修班,7名参加研修班的上市后备台资企业高管表示获益匪浅。

  “集美优质台企不少,或因涉税问题处理不当、担心上市成本太高、不太熟悉政策流程,直接或间接影响上市进度,不懂上市、不敢上市的现象普遍存在。”集美区财政局/金融办(上市办)负责人汤春海说,集美区台企上市联盟作为全国首创,凝聚集美全区28个部门工作合力,并特邀4家专业机构作为联盟顾问,“一条龙”“一站式”解决在集台企上市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支持在集美的台企利用大陆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留厦来”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

  集成改革,核心在于集成,关键在于改革。怎么“集成”?改革“难点”在哪?

  没有经验可借鉴,集美就摸着石头,一步一步过河。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方法的本质是一种改革方法论创新,集美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努力把点上的工作“盆景”集成为面上的改革“风景”,开出了集成改革良方,通过各方面各领域改革举措的整体性推进,有效破解了工作“碎片化”“分散化”问题,实现了1+1>2的集成效应和溢出效应。

  “要推动改革,首先要整合力量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要实现集成改革,必须防止零打碎敲,实现一体化推动。”围绕“力量资源”这一核心牵引力,集美区创造性设立区级两岸融合发展中心、两岸研学交流中心、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两岸文旅融合中心和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智库等“四中心一智库”,打破全区40余个涉台部门工作“壁垒”,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改革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盯住“痛点”下苦功,以问题倒逼改革,正是集美区在推进集成改革的关键法宝,也体现了集美区的担当。

  在长期对台工作中,除了国家、省、市外,集美区出台了系列服务台胞台企发展的政策举措,亦打造了多个平台和两岸交流品牌工程。然而,这些政策举措和平台要素相对比较零散,缺乏有效衔接,有的政策比较原则,难以在基层落实,既无法形成服务台胞台企的合力,发挥不出聚集乘数效应,也不利于特色品牌的整体塑造和有效推广。

  为此,集美区成立对台工作联席会机制,推动涉台工作流程再造,建立所有涉台工程项目均由区委台港澳办牵头抓总,实施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采取考评考核、任务销号等措施,确保涉台项目快推进、真落地、见实效,实现了涉台任务项目集成。同时,梳理中央和省、市惠台政策措施,编制成册《惠企政策e码通》,注重各级惠台政策组合和区级配套政策的衔接,协同推进“政策组合拳”,实现了涉台政策措施集成。为提高服务台企台商的时效和质量,整合两岸融合各种要素,强化两岸融合发展全方位平台支撑,为台胞台企提供系统、全面、整体的政策服务和“一站式通办”服务,实现了涉台平台要素集成。为了更好发挥品牌的示范牵引效应,集美对全区两岸融合发展品牌进行创新、整合、升级,集美重新塑造了闽台研学旅行基地、“聚融壹家”台青创基地、“两岸龙舟文化节、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18个改革品牌并进行示范推广,实现了涉台特色品牌集成,集成改革的特色性、价值性、影响力更加凸显。

  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推进集成改革,在集成改革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集美区始终保持强烈的系统思维,以破解问题为导向,把呼应关切、解决问题、增进福祉等关键问题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一边探索实践,一边总结提炼经验,形成了以“力量资源集成、政策措施集成、平台要素集成、项目任务集成、特色品牌集成”为核心的“五集成”系统改革“集美模式”,构建了覆盖全面、高效统一、运转有序的改革工作推进体系,成为集成改革的示范者。

  “五集成”合力赋能下,集美区重塑了两岸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体制,积步千里,破茧成蝶,促成两岸融合发展与县域集成改革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多层次多维度突破

  高效协同提“温度”

  “里賀!哇來為里侯畝!”

  走进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集美区“台胞服务驿站”,墙上“你好!我来为您服务!”的闽南语标语映入眼帘,让台胞倍感亲切。

  作为厦门首个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台胞服务驿站”,以“台胞服务台胞”为特色,特邀在集美工作、生活的台胞台青当“服务专员”,为辖区台胞、台企提供“一条龙”帮办服务。

  目前,集美台胞服务驿站已服务台胞超过5600人次。“像家人一般,有温度、高效率。”在驿站服务专员林亭君帮助下,快速换发完台胞证的台胞张裙赞个不停。

  “温度”,始终是集美集成改革的关键词之一。集美集成改革始终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秉着“两岸一家亲”理念,坚持在同等待遇上发力,坚持在情感认同上聚力,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聚焦“通、惠、情”三篇文章,集美区一次次突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系统解决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构建起便捷高效的经贸合作体系、温馨周全的福祉保障体系和心灵契合的人文交流体系等“三大体系”,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创新突破。

  在两岸经贸合作上,集美区以打造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互通、金融畅通、人才联通。积极创新两岸产业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岸冷链物流、现代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养老等产业合作,建立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成立两岸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和台湾人才服务中心,为台湾人才提供精准细致的服务。截至今年10月,在集1114家台企基本融入了集美区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文旅创意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17家台企入驻影视文创园,27名台胞被评为省市级人才。

  为助力在集台胞台企更好地融入集美,集美在金融畅通方面有不少创新突破。一方面,打造首只由台湾团队管理的台资基金——华犇基金,助力台企在大陆上市,已为20家台企担保2.45亿元,帮助48家台企融资38.66亿元;另一方面,创新推出首个专门为台胞设计的线上两岸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提升台胞跨境存汇安全便利性,累计办理2571笔计1.88亿元。

  在增进福祉保障上,集美区从优化服务体系、落实同等待遇、深化权益保障三方面入手推进集成改革,将医疗养老保障、教育住房需求、参与基层治理等涉及台胞在集学习、就业、生活、生产等领域细化为10个方面工作举措,加大两岸融合吸引力。

  完善台胞就学就业、居住生活、法律服务、职业技能认证等政策措施,出台台生奖学金补助、台胞困难救助办法等;创建大陆首个海峡两岸(厦门)直播电商产业合作园,吸引多家台企、多位台青主播入驻逐梦;开通全市首个设立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台胞警务服务站、台胞办税绿色通道,推出26项“一件事一次办”台胞套餐,实现“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建立涉台检察联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工作站,聘请台胞律师担任人民调解员,维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实施台青聚融友好工程,成立“两岸青年企业家协会联盟”“集美台青创基地联盟”,扶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在集美,台胞台企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福祉权益得到全方位的有效保障。

  据统计,集美现有常住台胞5000余人,台青创团队530支1203人。在台胞社工服务中心的帮助下,830名台胞参加医社保,568名台胞入住人才公寓,11名台胞完成技术士等级证书认定。“台+金融”“台+青年”“台+文旅”“台+研学”“台+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台”元素与集美深度融合,越来越多在集美的台胞更加融入集美,21名台胞担任区政协委员、工会委员、妇女委员和青年发展促进会会员。

  在两岸人文交流上,为进一步探索系统化、规模化的文化交流机制,集美深挖两岸同根同源文化,密切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四条纽带”,拓展“1+1+N”泛营地研学模式,完善两岸龙舟文化节、两岸特色庙会、两岸月老办事处等活动平台,成立“两岸青年企业家协会联盟”“集美台青创基地联盟”和“两岸亲子学院”,举办“共同家园、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和两岸民俗信仰城隍文化节、两岸书画作品展、两岸新媒体论坛等活动,创建“海峡音乐公社”,扶持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打造1个国家级、4个省级台青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创新交流形式、完善交流机制、拓展交流途径,不断拓展两岸人文交流内涵,提升两岸融合发展向心力。2020年以来,集美累计举办两岸各类交流活动280场次,其中青年交流活动175场,万余人参加;线上交流“她说”“青青之约”等新平台活跃,累计制作220期线上节目,浏览量超502万次。对台研学再上新台阶,在疫情肆虐下,三年来仍累计接待两岸研学生141万人次,台湾青少年2.5万人次,研学总部基地获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如今,在集美,两岸经贸合作更紧密、人文交流更活跃、台胞生活更温馨、两岸同胞心灵更契合,特有的“集美温度”融通了两岸同胞的“心”路,两岸融合结出累累硕果。这座充满青春活力之城,正快速凝聚起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强劲动力,阔步迈向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改革永远在路上。集美区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持续巩固和深化集成改革试点成果,持续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持续完善保障台胞福祉的制度措施,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率先把集美建设成为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服务示范区。(林泽贵 黄鑫 瞿凯强 王小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