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致辞
5月23日上午,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在福建南平举行。本届峰会以“发展高质量绿色资管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立足福建绿色经济优势,探讨新时代发展格局下资管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以大资管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本届峰会由经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经济网、南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出席活动并致辞。
郭宁宁在致辞中指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金融及资管行业发展。近年来,福建深入实施“引金入闽”工程,推出落户奖励、住房奖励、经营奖励、人才培育奖励等针对性措施,吸引和服务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人员来福建落户展业。全省现有各类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2876家,地方法人金融企业总资产12.43万亿元,居全国前列;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近575个,居全国第8位,管理私募基金4268只,居全国第6位,管理基金规模3340亿元。福建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将进一步锚定国家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战略,发挥福建生态优势,打造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互促互进的政金企融合发展平台;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进碳金融研究与实践,实施加快企业上市专项行动,积极服务绿色低碳经济;充分发挥资管行业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拓展资管产品组合、深化投融资合作、探索共富金融,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福建样板。
峰会现场
峰会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2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作为发布人,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指出,指数编制兼顾金融理论与资管实践,充分考虑全面性和数据可得性,选取资管规模、资管产品、经营效益和人才资源等4个一类指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基金业等5个行业作为二级指标,力求客观量化反映大资管时代整体发展水平和动态变化趋势。报告中还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以及互联网理财等6个细分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了剖析。
本届峰会上,南平迎来重磅签约,共有个14个项目在现场签约,总投资2086亿元。
据悉,近年来,南平市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促进了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落地,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南平市成功举办了4届资管武夷峰会,始终坚持以“绿色”打头、精心谋划招商方向,以“生态”为媒、多措并举精准招商,以“服务”为本、优化营商环境增“商气”,推动新形势下资管行业绿色转型,并利用自身自然、产业优势,推动金融招商和“引金入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绿色金融创新的“南平名片”。(文/图 郑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