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思路,自2015年8月30日以来,福州新区在一片农垦地上逐步建起了一座高楼林立、日新月异、“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福州新区 供图 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作为全国第十四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紧密围绕“三区一门户一基地”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不断强化对外开放合作,成为福州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和承载区。
强产业 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福州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块一半彩色一半白色的显示屏十分引人注意。“当你举起手中的偏光片时,就能在空白的那半显示屏上看到图像。”福州恒美光电项目中心总监张国安说着,将手中的偏光片贴上空白的显示屏,透过偏光片看到的屏幕立刻出现了色彩。
透过偏光片能看到屏幕上的图案 摄影 成文雄
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被誉为光学行业的“芯片”。据张国安介绍,目前,福州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8K超高清宽幅2.6米偏光片,不仅是全球单体工厂最大产能的超大尺寸偏光片项目,更打破了国内显示面板材料被日韩厂商“卡脖子”的局面,实现关键材料“中国制造”。
偏光片生产示意图 摄影 成文雄
除福米科技之外,还有恒美光电、合美材料、华冠光电等20余家链上企业落地福米恒美产业园,注册资本超250亿元。福米恒美产业园由昊盛科技集团和福州新区集团共同投资落成,总规划用地2000亩、总投资额220亿元。该产业园作为福州市重大新型显示产业项目,正规划打造以新型显示及第三代半导体基础材料为核心的应用型终端产业生态集群,引领福州新型显示产业步入提质提速新阶段,为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福米恒美产业园还立足福州市光电技术积淀先发优势,与福州大学光电实验室积极洽谈,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高校研究院的创新源头作用,大力推动光电产业升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强链”积蓄更大的资源优势。
促利民 智慧医疗快落地
走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无需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仅凭“一张脸”就能轻松实现全场景、全流程就医。这是近年来福州新区大力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的成果之一,也是智慧医疗为患者带来便捷体验的缩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手术中心可视化运营平台 摄影 郑滟灵
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创新管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建设刷脸就医、智慧病房、手术中心可视化运营平台、电子云胶片等系统,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集成化、移动化、智能化、区域化和业务的全面互联互通。这样“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模式,给群众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无独有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主任蔡树河作为“吴炳煌浅针术”的学术继承人,对“吴炳煌浅针术”的传承十分上心。“吴炳煌老师有着高超的施针手法,如何对手法进行采集和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蔡树河说。
医生示范“吴炳煌浅针术” 摄影 成文雄
据介绍,“吴炳煌浅针术”是一种浅针术特色疗法,于2019年入选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医生将特制的浅针点按在患者的皮肤上,并用手指在针柄处上刮下推,令浅针产生微弱震颤刺激而作用于人体穴位,无需扎针便可达到治疗目的。
在大数据和智慧医疗的帮助下,蔡树河与其团队大量收集研究吴炳煌施针的视频,借助电子仪器采集分析施针手法,再通过大数据进行对比整合,计算出施针的方向、力度以及震颤频率,并基于采集出来的数据,成功开发出智能浅针助眠仪、浅针治疗腕表等数字产品。
未来,福州新区将持续重点发展精准医疗、生物制药、健康医疗大数据、养老保健等产业,将福州新区打造为现代医疗开放发展先行区、国际高端医疗集聚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区。
添动力 闽港合作遇新机
“福建与香港有着特殊的地缘与人缘关系。许多闽籍社团活跃在香港各界。”6月20日,福州新区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航空港口及物流组港方组长、香港海事仲裁协会委员会中国小组委员会主席李连君从香港赴闽,在福州新区参加国际海事法律研讨交流会和闽港合作港口及物流座谈会。
谈及为何选择福州新区作为合作对象,李连君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他表示,闽港交流已有一定基础,加之福州新区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能够充分发挥香港的融资、法律服务、专业人才等优势,实现闽港双方互利共赢。
2022年以来,闽港合作以福州新区为平台,谱写了更深层次、更大规模、更具特色的新篇章。同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提出学习借鉴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模式,成立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作为推动闽港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思想库”“参谋部”和“超级联系人”。
为聚焦数字经济、金融、贸易、航空港口及物流、生物医药和文创旅游等六大领域,该委员会成立了6个专项工作小组,各专项工作组均设闽方港方两名组长,结合福州新区九大产业(功能)片区规划,项目内容优化提升,合作清单不断刷新。截至目前,闽港双方已组织开展线下考察交流和线上视频会议沟通30多场次,邀请双方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专家、学者600多人次共同参加考察和研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据了解,福州新区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将继续加强双方互访往来,重点推进闽港数字经济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建香港数据容灾和存储中心等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重环保 “装配模式”助转型
预制外挂墙板、预制排水管座及基础、预制雨水收集井……福建师范大学附属滨海小学建设的项目现场摆放着各式已经成型的建筑“零件”。像这样将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再将制作好的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被称为装配式建筑。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滨海小学项目现场 摄影 郑滟灵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滨海小学作为福建省内首个采用预制三T板结构体系技术应用的全装配式项目,成功实现了预制装配率不低于91%的三星级高装配率标准。此外,该项目通过采用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造技术、BIM应用及绿色建造技术综合性运用,实现工程总承包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示范、智能制造与装配式协同发展示范、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示范和绿色节能碳中和示范。
在福州滨海新城租赁房三期项目内,一间间租赁房装修精美,看起来与普通装修房无异。然而,这些租赁房从内隔墙、吊顶,到整体卫浴、集成厨房等,均采用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完成,整体装配率达76%。
福州滨海新城租赁房三期项目租赁房 摄影 成文雄
据福州滨海临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超介绍,从技术运用方面看,装配式装修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接受度及居住生活习惯,以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装修图纸,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从施工建造方面看,装配式装修不仅施工速度快、品质精良,且质量稳定,更新维护成本低。同时,该项目的投入使用将对后续绿色住宅体系及装配式建造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装配式建筑的探索推广,不仅为福州新区各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配套服务,也为福建新型绿色建筑的技术探索提供了实践样本。”福州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杨林表示,下一步,福州新区将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更多建设项目上应用,为福州新区高品质现代化新城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
未来,福州新区将紧随“东进南下 沿江向海”战略指引,围绕吸引人才、集聚人口的目标,全力完善轨道交通、人才保障住房、三甲医院、优质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打造产城融合、集中成片、特色先行、有序发展的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新区新城新力量。(文 郑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