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南岛语族文化交流研习营活动走进福州。11名来自斐济的营员代表先后参访了福建理工大学南岛语族研究院、昙石山文化陈列馆、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地,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座、技艺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了解南岛语族的历史文化、福建省与南岛语族国家的历史渊源、福建省与斐济等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交流等情况,实地感受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聆听讲座
在福建理工大学南岛语族研究院,营员代表们认真聆听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福建与南岛语族》讲座,从考古学、遗传学、语言学等角度了解南岛语族的起源与分布,并在该研究院师生的带领下体验古琴演奏,欣赏漆线雕、银雕、陶瓷等福建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斐济青年那所尼在参访后说:“这次访问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福建省与南岛语族国家的历史渊源。”
营员们走进昙石山文化陈列馆
昙石山文化分布于闽江下游,直达沿海地区,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走进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营员代表们详细了解了南岛语族与昙石山人族群迁徙的联系。通过观摩博物馆内的实景还原,营员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了早期南岛语族在福建沿海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参观博物馆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菌草技术科研平台,对斐济等太平洋小岛屿国家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重要帮助。在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负责人林占森的带领下,营员代表们参观了菌草玉菇设施栽培室,了解了菌草的生产技术,并听取了菌草技术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前景及中国-太平洋岛国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有关情况。在研究中心陈列的菌草研究与教学成果文献前,营员代表们驻足翻阅、讨论,并与在场研究人员深入互动交流,感受菌草技术的惠民实效。
参观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据悉,南岛语族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其语系分支达1000至1200种,是一个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族群,主要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地。距今5000年左右,南岛语族向南抵达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屿地区,形成了现在世界上分布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的最庞大族群。
欣赏福建传统工艺美术作品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是南岛语族发源地。2000年,福建省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缔结友好省关系,正式开启了福建省与太平洋岛国交流合作进程。20多年来,福建与太平洋岛国在减贫与发展领域开展合作基础好、潜力大、空间广,为当地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包括南太岛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文/图 李唯一 吴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