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3年厦门市质量月活动启动 将举办90余项特色宣传活动,涉及产品、工程、旅游、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
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执笔书质量 翰墨展芳华”书法笔会活动。
每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9月13日上午,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市场监管局召开2023年厦门市“质量月”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我市“质量月”活动亮点,通报全市质量提升行动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质量月期间,我市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一系列质量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质量诚信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推动质量效益提升。
23个部门单位联合部署
特色更明显内容更丰富
全国“质量月”活动至今已举办46年。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质量月”期间,厦门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公安局等23个部门和单位,将联合部署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加强质量主题宣传、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贯彻落实、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强化质量监管效能、增强服务效能、提高全民质量素养这七个方面,开展涵盖产品、工程、旅游、文化、医疗、金融等多领域的90余项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活动。
“‘质量月’活动一直都是提升我市质量工作的重要平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质量月”活动特色更加明显、内容也更加丰富。
一是更加注重各方互动。今年的“质量月”活动既有全市性的质量活动,又有各个单位的特色活动,更有广大企业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质量提升、质量改进、质量宣传等活动,也有通过“质量知识竞赛”、城市研学、质量讲堂、实验室开放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活动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二是更加强调形式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活动内容,开展质量线上知识竞答、市民质量作品云展播等市民活动,也组织开展质量赋能观摩活动、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启动仪式、市校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技术交流会等行业分享活动,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管理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注入创新发展“原动力”。
三是更加突出服务实效。聚焦企业质量提升关注的难点和需求,更多为企业、为群众在质量方面办实事、办好事。例如: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点对点服务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企业,解决质量难题;通过组织首席质量官培训、现场实地观摩、专题分享会等交流平台,推动质量经验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转化。
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企业将提升质量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主动参与到“质量月”活动中。据统计,我市“质量月”活动每年参与企业数超过1000家,参与的一线职工超过1万人次,有力促进了质量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创建“一站式”服务特色品牌
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质量基础设施包含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条件。”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是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强化质量基础支撑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各区根据辖区经济发展、产业特点,建立了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不同要素协同服务的流程与机制,同时探索融合“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创建各区“一站式”服务特色品牌,极大提高了各层级、各类校准、检测、认证、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的运行效率,在助力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释放区域科技、人才、政策活力,打好助企纾困的质量服务“组合拳”,有效推动诚信经营,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据悉,“质量月”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加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力度,根据企业“点单”需求,组织质量专家对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标准品牌、产品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服务,通过质量改进咨询服务和现场质量改进指导等形式,量身打造“质量服务菜单”。同时将开展标准化提升行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企业质量诊断帮扶行动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提质增效。(文/记者 陈泥 沈彦彦 通讯员 陈雪松 廖媛 图/市市场监管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