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芗城区构建“龙头+配套”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冶金新材料产业链——“龙头”聚力 “链”上发力
三宝新材料产业园 记者 黄子君 摄
2月11日,复工多日的三宝新材料产业园里车水马龙,车间里传出阵阵轰鸣声。福建旺钢工贸有限公司是入驻园区的5家冶金新材料产业链的下游用钢企业之一。连日来,每天都有约30辆次的卡车载着其产品运往省内及周边省份的城市。
“我们以三宝集团生产的热卷等产品为原材料,加工制作成2至20厘米不等的热轧黑方管以及热轧卷、带钢卷、扁铁等。”旺钢工贸董事长苏子勇说。
距离园区仅一路之隔的三宝集团,是苏子勇于2024年创办旺钢工贸并入驻园区的关键因素。
“我一直做着冶金新材料产品的贸易生意,在新材料产业园招商时,我发现其综合成本优势十分突出,便从贸易向生产拓展。”苏子勇表示,三宝集团还在原料供应等方面为公司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力促双方实现共赢。
在旺钢工贸的生产车间中,来自三宝集团的热卷等产品经切割、热轧等精细加工工序,便能实现“大卷分小卷、小卷制百材”的变化。根据测算,园区内5家下游用钢企业热轧年需求量约100万吨以上,产值约40亿元。
近年来,芗城区积极构建“龙头+配套”产业体系,发挥冶金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三宝集团的龙头带动效应,开展以商招商、链主招商,促进县域重点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
上下游实现融通,为芗城区冶金新材料这一县域重点产业链增添了更加多元的发展活力。2024年,全区16家冶金新材料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98.63亿元,累计比增15.76%,链上在建项目18个,实现年度投资40.67亿元,比增195.35%,特种钢铁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延续冶金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向“新”而行是必由之路。
作为链主企业,三宝集团是全国首家具备量产全系列耐腐蚀钢筋的企业,核电用钢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超60%。三宝集团依托三宝钢铁研究院,组建冶金新材料产业链专家组,推动集群内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相继与中冶建筑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各大院校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能取得超过10项的专利授权。
来到三宝集团厂区1780毫米热轧特殊钢卷板生产车间,自动化锅炉设备周边鲜有人员走动,工作人员在智慧综控中心监测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传递各种操作指令,处处尽显“智造”的魅力。
“在智能化能源管控、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等升级改造项目中,集团不仅集结了百余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还与首钢等头部钢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攻克堵点卡点。”三宝集团信息部经理陈涌说。
今年1月,三宝集团品种钢炼轧全域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三宝集团还围绕钢材生产、精品深加工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了绿色低碳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1300余家上下游企业,构建起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据应用体系。
以“链”聚势,芗城区冶金新材料产业链的引力日益强劲。就在日前,总投资10亿元的宝太新型全自动冷轧钢板生产项目参加了全市2025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36亿元。下一步,芗城区将锲而不舍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积极引导有潜力的冶金新材料产业项目集聚,持续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高效协作,着力打造县域千亿重点产业集群。(记者 蔡楠楠 通讯员 刘钦赐 郑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