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
来源:福建日报  |  2025-04-21 09:42:01

  原标题: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6e509cd5-ffef-4b13-8205-8b47ff4a86e2

平潭苏平片区钟门村 林君斌 摄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ecdd2219-7cbb-4188-b26c-a55c3cebb43b

“台北快轮”停靠在平潭金井港区。江信恒 摄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d2689fc8-7f6c-4bde-9c1f-7a68b9dc0409

在平潭跨境电商园内,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包裹。(资料图)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afbd6a52-ba5f-482d-9767-8187953c7b5c

全国高校阿卡贝拉海边唱演活动在平潭龙王头海洋公园举办。(主办方供图)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2f38372b-3c12-4103-a67e-bd9d8af30467

台胞在平潭取得职业资格采信相关证书。(资料图)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011eb2dd-e4e0-434c-9f6a-59898fabe680

平潭竹屿湾影视基地江信恒 摄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257ac4f1-3aaf-4293-aa2a-a09d65cab997

游客在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观看立体投影。江信恒 摄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824a28b8-6b2e-4738-8d95-91bb7f1d5def

平潭有序开发海上风电。江信恒 摄

福建平潭:深耕“试验田”潮涌向未来_fororder_bb7061e2-1ad2-4ffd-9787-4544ef047a03

坛南湾全景 江信恒 摄

  十年前,历史选择了平潭。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成立,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试验在这里拉开序幕。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近年来,平潭自贸片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以开放为楫,以创新为帆,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不断加大“对台”“对外”两个窗口的开放力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制度、闯新路”。

  十年前播撒下的种子,正迎来收获的时刻。数据显示,自挂牌成立以来,平潭自贸片区累计推出21批次272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29项,15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5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有力彰显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与其他资金、人才雄厚的地区相比,平潭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属于“后来者”。乘着开放开发的浪潮,如何以后发之姿实现跨越赶超?

  十年磨一剑,平潭自贸片区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不断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近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仅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从事电商贸易多年的陈必贤就顺利办理了子公司注册业务,并领取到了个人的第三张营业执照,再次体验了一把“平潭速度”。

  陈必贤清楚记得多年前首次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时,由于材料漏交,导致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折返,花了不少工夫。“现在推行证照联办、‘一企一证’改革后,网上申报材料审核通过,带齐原件跑一次就能拿证。而且只要30分钟,跟坐火箭似的!”陈必贤竖起了大拇指。

  陈必贤的故事,并非个例。作为福建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地区,平潭自贸片区于2015年5月4日率先发出全国首张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这项经验随后被逐步复制、推广到全国。此后,平潭不断优化相关举措,接连推出“个转企”一站式全程网办等新模式,企业开办时间从35天压缩至1天以内,实现“一趟不跑、一纸不交”。

  通过一揽子举措,平潭自贸片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加快打造政务服务改革的“平潭样本”,促进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数据会说话:2024年,实有经营主体、注册资本分别较挂牌前增长21.7倍、10.4倍。

  “敢为人先”,是平潭自贸片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鲜明印记。在这片“试验田”上,以贸易、投资、资金、运输、数据等要素流动便利为重点,一项项创新举措从无到有、从繁到简,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潭经验”。

  在对外贸易方面,金井港区成为全省首个同时开展四类动植物及其产品直接进口业务的口岸,口岸监管服务功能更加集约高效;在对外贸易方面,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反向风险参贷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境股权投资等金融试点政策,跨境人民币收付累计达1400余亿元;在运输管理方面,获批国际船舶登记港,首创船舶政务“多证合一”“并联办理”“不见面办理”等集成化改革,有效吸引航运要素集聚,全区船舶总运力超600万载重吨,占全省运力比例超过1/4……

  制度创新引领之下,平潭自贸片区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围绕海洋、旅游等优势资源,当地积极谋项目、忙签约、办活动,通过强化要素支撑、优化落地服务等手段,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全面开启招商引资“加速度”。去年共签约8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11.58亿元。

  产业能级向新跃升

  十年耕耘,浪潮激荡,奔涌向前!

  近日,平潭口岸金井港区汽笛长鸣,满载着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的“台北快轮”有序驶离码头,货物运至台北港后,还将转至台湾桃园机场,搭乘当天的航班飞往全世界,全程不到24小时。

  如此高效的物流供应服务,得益于平潭自贸片区去年推出的跨境电商“海空联运”创新模式。在该模式之下,平潭跨境电商出口货值达9.71亿元。“‘海空联运’模式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帮助公司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联台跨境电子商务(福建)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祥越高兴地说。

  充分利用对台定点直航通道优势和航线资源,平潭自贸片区已初步构建起“平潭—台湾—全球”物流新通道。为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平潭海关、边检、港务等部门积极联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巩固平潭对台货运通道品牌效应。

  十年间,平潭口岸凭借“海运成本、空运速度”的优势,吸引天猫、京东、山姆、沃尔玛等跨境主流平台入驻平潭跨境电商园,目前园区跨境保税进口日均出区单量约6万票,平潭跨境电商保税进口额常年保持全省第一。

  风生水起的跨境电商,是平潭自贸片区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例证。

  平潭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产业。立足于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平潭自贸片区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全面固基础、扬优势、补短板、调结构、提质效,不断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做优产业链。

  如今,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初现雏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为持久的动力——

  绿色能源欣欣向荣。加速风电产业链招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目前风电场总规模达198.83万千瓦,已建成总装机容量78.83万千瓦,全岛进入“深度全绿电”供应时代。持续创新海上风电“净零碳”模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绿电示范应用试点,全省首个大型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建成送电。

  数字经济蓄力发展。加快建设两岸融合智算中心、智能交通先导应用示范项目等一批“数智”项目。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全国首个全链条、一站式、智能化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枢纽平台,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完成全国首单生物医药分子式资产登记交易等。

  电子信息扬帆起势。在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国产化试点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以台资企业为核心的平潭特色集成电路设计封装产业集群。

  影视产业更具活力。建设竹屿湾影视基地、台湾风情影视基地,落地亚洲单体规模最大数字科技影棚,已成功举办4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全域海岛影视取景地知名度逐步打开……

  绘就醉美“诗和远方”

  平潭,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坐拥石头厝、海滩、海岸线、渔村等特色文旅资源。旅游,是其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

  最美人间四月天。眼下正值“追泪季”,“蓝眼泪”奇观在平潭频繁现身。紧抓机遇,平潭文旅放出一连串“大招”:“听见・蓝色星球”主题系列活动火热上线,通过蓝眼泪民谣季、短视频大赛、文创集市等一系列子活动,叠加自然景观与消费场景,打造沉浸式的“追泪”之旅。“平潭的文旅策划更懂年轻人了!”厦门游客方先生感叹道,现在一边蹲点等“泪”来,还能一边体验Live House的魅力,真是惬意。

  对标一流、对标国际,自挂牌成立以来,平潭自贸片区积极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高水平旅游环境,一批又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子岚岛,进一步释放旅游文化消费潜力,助力建设星辰大海浪漫岛、音乐艺术欢乐岛、品牌赛事活力岛、旅游体验舒心岛。

  尤其是去年以来,当地加速布局海上休闲旅游新业态,全省首个闽台合作游艇基地开业运营,平潭国际邮轮中心正式投用并开通国际及境内邮轮航线12个航次,让文旅体验更具“国际范儿”。今年7月至10月,平潭自贸片区还计划推出6个航次的东南沿海境内邮轮航线,其中3个航次主要面向国际游客。

  国际化、青春时尚、活力满满,正成为平潭文旅的新标签。十年来,平潭自贸片区依托滨海资源与政策优势,构建了“赛车、棒垒球、风筝冲浪、沙滩运动、自行车”五大核心赛事IP,并且连续七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称号。仅去年,平潭就接连举办了亚洲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U18女子垒球世界杯小组赛、风筝冲浪世锦赛等21场重量级的体育赛事,吸引1100余名境外选手参与。

  如今,平潭正敞开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统计,2024年平潭全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3.9%,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3.99万人次,同比增长197.5%。

  考古游亦成为平潭文旅新亮点。当地接连打造中国水下考古·平潭展示体验馆、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两大考古文化新地标,以高科技、高品质的展陈手段,吸引游客前来探寻海洋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就在前几日,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正式揭牌,这是中国考古博物馆首家分馆。壳丘头分馆设立后,将加强与总馆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壳丘头遗址群考古研究成果和南岛语族文化艺术精品。

  发展旅游业,让游客住下来、住得好十分关键。随着乡村旅游火热,在平潭,以石头厝为基底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促进民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此,平潭自贸片区创新推出“承诺备案+全程网办”备案机制,将民宿开办流程从跑6个部门、提交37份材料简化为“1张表格、7日办结”,目前已备案通过860余栋民宿。

  福建岚拓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念平就是受益者之一。就在前段时间,他在68海里景区附近打造的“日初海景”民宿集群正式通过了备案核验。这是一个集住宿、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民宿综合体,由7栋石头厝组成,配套建设了泳池、网红景观等多元化场景。“加入‘正规军’的感觉,真好!”念平欣喜地说,“五一”假期近在咫尺,通过备案的民宿能够让消费者更放心,也让从业者更有底气做好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是文旅发展的“必修课”。十年来,平潭精心织密全链条保障网络,创新推出旅游市场主体“红黑榜”制度、“秒回分到当日结”涉旅投诉处置机制、旅游消费投诉“先行垫付、代位追偿”协同保护机制,涉旅投诉处置满意率高达99%,一个多元共治的旅游治理新格局已然成形。

  岚台共建融合家园

  68海里,是平潭与台湾新竹之间的距离,这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之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胞台企将平潭作为登陆的第一站,在这里创业就业生活。如何让他们留得安心、发展顺心?答案或许就藏在一系列对台创新政策之中。

  “你们看,这样搭配,整个画面的色彩是不是更协调了?”近日,在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精艺楼,一堂生动的艺术设计与制作课正在举行。讲课的,正是台籍教师杨闵祺。

  杨闵祺来自台湾高雄,今年25岁。因看好平潭的发展前景,两年多前,她来到平潭取得了“平版制作员”职业技能证书,并在当地成为一名教师。“除了教授平面设计等课程之外,我平时还会组织社团活动,带着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文创周边。”杨闵祺说。

  在平潭,杨闵祺找到了能够发挥所长的舞台。放眼岚岛,像她这样的台胞还有很多。

  这离不开平潭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对台职业资格采信工作,推动两岸人才标准衔接,目前可采信采认的范围已经扩大到183项,其中全国推广60项。在此基础上,还延伸了专项培训、考证、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推荐等一体化服务,更好助力台胞登陆就业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平潭经验”已通过“一中心+多窗口”模式走向全国——在北京、广东及福建等地设立13个分中心和7个工作站,并推出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异地可办、全国通认。截至去年底,已发放职业资格采认相关证书4700余本。

  平潭,是两岸的平潭。立足于对台区位优势,平潭自贸片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累计推出91项对台创新举措,占福建自贸试验区七成以上。

  以涉台政务服务为例,平潭自贸片区依托全国首个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实现8大类236项涉台业务“一窗通办”,率先打通台湾居民居住证与台胞证关联通用,108项服务“掌上办”全覆盖,让台胞办事“零跑腿”,形成多元优质的涉台公共服务体系。

  诚意浇灌金融领域。一方面率先开展台企台胞征信查询、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试点,推出37项专属金融产品,有效解决台企台胞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打造“台资板”,提供挂牌展示、交易及股权托管等服务,成功搭建起资本对接的“高速路”,已有超3600家台企在此挂牌。

  生活服务细致入微。新投用的台胞台企共享职工之家,为台胞职工打造温馨“充电站”;台企访问国际互联网便利化、台胞创业“一件事套餐”、个税补贴“免申即享”、全流程医疗服务等举措接连落地;依托福建省政务平台,整合12大类97小项税费业务,全国首创推出两岸税费“一件事”,以“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一体联办”为核心,推动身份信息两证互认,引入数字人民币缴纳方式,为台胞台企提供“来闽前、在闽后、离闽时”全周期便捷服务,实现税费业务全场景一站式办理。

  从工作到生活、从创业到安居,平潭以拳拳之心服务台胞台企,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两岸共同市场和共同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闽台合作的窗口作用,全力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新格局。”实验区台工部副部长史兰说。

  蹄疾步稳、一路向前,这片43平方公里的土地风华正茂。站上新征程,平潭自贸片区将在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开发中释放新动能,勇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朝大海,与全世界相拥。(张哲昊 刘宇捷 郭雅莹)

编辑:郑滟灵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