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红色动能澎湃 基层治理蝶变
来源:福建日报  |  2025-07-10 10:15:58

  原标题:厦门翔安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澎湃 基层治理蝶变

厦门翔安:红色动能澎湃 基层治理蝶变

城中村改造让欧厝社区旧貌焕新颜。(受访单位供图)

厦门翔安:红色动能澎湃 基层治理蝶变

在近邻党建引领下,祥美社区呈现“祥有邻、乐和美”的美好景象。 李毓琳 摄

厦门翔安:红色动能澎湃 基层治理蝶变

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生态特色农产品(受访单位供图)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和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连续5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GDP增幅连续3年蝉联全市首位,上榜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区等荣誉称号,13个村(社区)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翔安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党建引领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近邻党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翔安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服务百姓的广度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守正创新 助力渔村焕发新颜

  今年4月30日,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现场办公暨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在翔安区召开,市委领导在观摩金海街道欧厝社区城中村改造时指出,当地在文化传承、资源盘活、产业发展、两岸融合等方面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破立并举、守正创新”的治理理念,是厦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成效的生动缩影。

  “欧厝社区在这么短时间内改造成功,最关键的是得益于社区大党委机制的推行。”金海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建强组织堡垒,凝聚各方合力。社区成立大党委,由正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大党委书记,成员包含属地执法、综治、建发城建等17个单位,常态化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全方位调动资源力量投入城中村改造。

  结合社区文化历史、海洋渔船等传统,社区优化调整设置巾帼女英、文化传承、海洋先锋等6个党支部,年近八旬的女英豪——当年支援“八二三炮战”的女英排排长王秀迎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当年扛枪打大战,如今走访街头调解‘小战’。”老人风趣地说。在城中村治理期间,她所在的巾帼女英党支部,既当起了“宣传队”,宣讲城中村改造政策、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也当起了“调解队”,化解居民矛盾,还当起了“监督队”,负责监督居民不乱倒土头垃圾。

  社区党委践行“周例会+三级循环调处”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问题分别由社区大党委、街道职能部门、街道党工委分级调处,城中村治理开展以来,累计解决治理难题近200个。社区党委书记张晖杭说:“2024年以来,我们依托‘书记茶庄’‘治理茶话室’开展恳谈会等16场次,创新推行‘三亮三比’活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赋能城中村治理,累计拆除违章搭盖4.51万平方米,清理堆杂5273.2吨,腾挪公共空间108亩,打通巷道20条,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社区大党委,解决了组织“提能”,建强堡垒聚合力问题;社区大管家,解决了产业“提档”,盘活资源促发展问题;社区大物业,解决了服务“提质”,多元协同优治理的问题……

  如今的欧厝,在党建引领下,乘着“跨岛发展”战略东风,抢抓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机遇,实现了蝶变。

  近邻党建 构建共治共建格局

  每天清晨,新店街道祥美社区志愿者之家的门一打开,80岁的老党员崔建民就准时出现,春节期间也不例外。

  报纸归类、收拾场地、浇弄花草,居民有事外出,他还会帮忙看看小孩,无论是交通文明劝导,还是社区大小活动,只要有需要,他就会出现。

  在社区,像老崔这样热心的志愿者有2525人,其中党员志愿者400多人,他们发挥各自的资源、经验、专长,投身社区服务,在互帮互助中拉近邻里关系,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参与感。

  基层治理千条线,党建引领一根针。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月娇说:“我们积极探索‘党建+联建’的工作模式,吸纳‘双报到’及驻地企事业单位7个党组织成立近邻党建联合大党委,与6个单位开展组织共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在社区还活跃着一支由在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双报到”党员组成的红色队伍,成为社区近邻党建的中坚力量。

  如今在祥美,“社区有啥事,集中议一议”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也是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

  远亲不如近邻。从陌邻到芳邻,靠的是与居民真诚交心,凭借的是社区治理“触角”的延伸。“我们实行楼长制,楼长负责收集居民意见,上传下达,让楼栋里的意见直达社区,推动党组织力量不断向楼栋延伸。”许月娇表示。

  苏剑锋就是祥美“最美楼长”中的一位,被居民爱称为“万能苏”的他,带着居民自发搞起了便民墙,自筹安装了楼道监控,把架空层改造升级成共享空间。

  据悉,祥美社区现有44名楼长,覆盖所有楼栋,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在末端落实。

  为真正打破邻里隔阂,祥美社区还琢磨出了一套“近邻五问工作法”,即:问需于民,通过开设书记接待日,楼长收集意见建议,听民声解民忧,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问计于民,每月召开1次联合大党委工作例会,通过“1+3+N”多元议事,共商社区治理,寻求邻里相处最大公约数;问实于民,社区服务践行“马上办”,让群众最多跑一趟,党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上门代办,打通社区服务最后100米;问信于民,落实居务公开,做到“两晒一亮”;问效于民,把评判的标尺交给群众,由群众为社区工作“打分”,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祥美社区“两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育“祥有邻、乐和美”近邻党建品牌,践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为社区谋发展,为居民谋幸福。

  三产融合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初,新圩镇面前埔村三五丘农业公园成功举办了一场超级马拉松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精英跑者会聚,小村庄成了体育交流的国际大舞台。

  下田种稻、采摘蔬果,入塘摸鱼……往日的偏远农庄早已“华丽转身”,成为山海田厝间的田园综合体。作为福建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和厦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三五丘七彩田园在暑期迎来大量研学团队,成为厦门研学热门目的地。日前,由党支部书记吴泗海担任特派员的三五丘七彩田园项目还入选了福建省文旅特派员试点工作案例汇编。

  传统农业村,如何激发更强生产力?又是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在这里融合发展?

  党建引领、组织振兴是关键。面前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金用说:“村党支部深化‘村企共建’发展模式,以庄家宝合作社为龙头,组织成立了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带着村民共同致富。”

  通过合作社经营,分散的资源形成了合力。合作社负责寻找销路,村民只管种菜,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打造出自主品牌,也让蔬菜瓜果更具竞争力。庄家宝蔬菜合作社先后获评国家和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绿色蔬菜认证”、厦门金砖会晤“食材供应企业”等。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村党支部积极回引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等充实“两委”班子,广泛动员农村各类能人投身乡村事业。村党支部与庄家宝党支部、三五丘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构建“村党支部-合作社-党小组”联动机制,成立5支党员义工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村党支部组织委员蔡加祥就是典型代表,作为蔬菜种植大户,他主动担起党员干部职责,向村民传授种植经验,为村民答疑解惑,在面前埔掀起大棚蔬菜种植热潮,带领村民奔走在致富路上。

  而作为翔安区首创“国企+民企”合作混改运营模式的代表,支部成员均为研究生学历的厦门三五丘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以“党旗插田间 推动农旅融合”为主题,大力引智引才,通过田园党建特色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升级。

  据统计,7年来,三五丘七彩田园累计接待游客63万人次、研学教育29万人次,累计接待外地考察团500余团4万多人次,累计经营性收入7900多万元。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近40万元收入,直接提供50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120多人就业,有力地带动了乡村振兴。

  以党建引领强堡垒,以党建引领促融合,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一幅幅美丽乡村的金色画卷正在面前埔村渐次展开。(报业集团记者 陈挺 通讯员 叶晓菲 赖南海)

编辑:尹小兵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