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小田变大田 千亩稻香庆丰收
来源:泉州晚报  |  2025-07-31 09:50:16

  原标题:小田变大田 千亩稻香庆丰收

小田变大田 千亩稻香庆丰收_fororder_微信截图_20250731092653

大型收割机在“千亩方”示范田间来回穿梭

小田变大田 千亩稻香庆丰收_fororder_e016aba1-a616-489a-ae25-f9474d0eeb2b

满载而归

  大暑时节,骄阳似火,南安市官桥镇成竹村沉浸在一片丰收的“闹热”喜悦之中。

  北大荒“千亩方”示范田里,金色的稻浪此起彼伏,微风拂过,新谷的清香扑鼻而来。

  伴随着夏季的虫鸣声,两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铁臂挥舞,收割、脱粒、碎秆还田一气呵成。金黄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通过自动化管道,倾泻进运输车辆,转眼间便完成了“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北大荒相关负责人难掩兴奋之情:“我们趁着晴好天气,一天就能收割250余亩,每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装车后直接运往烘干厂。”

  谁能想到,这片丰收的千亩良田,曾经竟是零散破碎的小块田地。长期以来,耕地碎片化一直是官桥镇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小块土地不仅让大型农机难以施展拳脚,耕种效率低下,产量也不尽如人意。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官桥镇精准发力,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契机,整合5500亩零散耕地,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及机耕路修建等一系列举措,将昔日的小田改造成了现代化大田,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开辟了道路。

  今年年初,官桥镇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以政府为纽带,成功引入北大荒创业农场,开创了“官桥出地、高标建设、北大荒种植”的全新合作模式。通过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叶龄诊断绿色植保、精量旱直播等先进技术,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让早稻粮食产能增长10%-15%,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以前我们的地又小又散,大型农机根本进不来,耕种全靠人工,不仅辛苦,产量还低。”成竹村党委书记曾泉成回忆起过去,感慨万千,“现在土地整合了,不仅耕种方便,还能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2022年,自然资源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方案》,泉州全方面吹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号角,南安市积极参与其中,综合考量各项资源指标后,官桥镇入列首批试点名单,“千亩方”耕地是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千亩方”一期超千亩土地已逐步盘活,其他零散耕地的整合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预计到明年,5500亩“千亩方”将全部完成整合。届时,这里不仅会产出更多粮食,还将带动粮食深加工、冷链物流转运、田园研学体验等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产业与发展的多重升级。

  官桥镇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旅游业为带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官桥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官桥的山水更美丽,乡村更宜居,百姓更富裕。”(融媒体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黄钊伟 林亚惠 文/图)

编辑:尹小兵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