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鼎:深化茶旅融合 传播“双世遗”白茶文化

方家山村举办中国白茶始祖太姥仙都茶会。
今年5月,“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国罕见的“双世遗”茶类。国庆假期期间,福鼎以这份遗产价值为核心纽带,联动茶企、景区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多方力量,打造特色茶会,推动文化遗产向产业发展动能深度转化。
“山脚下恰巧有茶企摆的茶展,爬完山下山后,我们喝着茶,还顺便摸清了福鼎白茶的文化脉络。这趟旅程不仅玩得惬意,还多了份茶知识的积累,体验感特别好。”游客周秀镔笑着说道。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太姥山旅游集散中心广场上,“中国白茶始祖太姥仙都茶会”热闹开席。20余家福鼎茶企齐聚现场,亮出各自当家白茶产品,一边为登山游客奉茶品鉴,一边细说福鼎白茶千年历史渊源与传统制作技艺,更以茶为媒,将“双遗”茶的独特文化内涵传递给每一位访客,让大家在清雅茶香中直观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假期游客流量大,我们正好借这股热度,把福鼎白茶‘双世遗’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要让大家知道,这茶不只是口感好,更有深厚的文化根脉,真正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福鼎市太姥山茶业商会会长钟金水介绍,为此各家茶企均做足准备,在产品包装上特意标注“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信息,让文化符号随产品走进游客视野。
同样,在“白茶故里”太姥山镇方家山村,一场融合文化溯源、丰收庆贺与茶韵品鉴的盛会温情启幕。来自天津、江苏、江西、福建等地的300余位茶人茶友齐聚于此,不仅沉浸式探寻福鼎白茶的千年文化脉络,更以深度交流为纽带,为白茶文化的薪火相传与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共同注入全新活力。
“第一次在茶山上参加品鉴活动,感觉特别有意义。”江苏游客钱璐说,希望福鼎白茶能香飘世界,让更多人爱上这份来自中国的茶香。
“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把白茶山的茶叶文化展示出来,也让大家看到本土茶农对这片茶、这片山的质朴热爱。”福鼎白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晨啸坦言,每一场茶会都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
茶产业是福鼎富民兴市的支柱产业,2024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1.91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55.1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全国销售网点超1万个,38万涉茶人员因茶实现致富兴业。
为守护好“福鼎白茶”这一独特资源与文化遗产,福鼎从多维度发力:编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以“护眼”级标准筑牢生态根基;设立遗产监测点,动态评估生态与文化变化;建立福鼎白茶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守护品种纯度;积极培育白茶制作技艺核心传承人,持续完善茶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化“茶+旅”融合发展;同时依托各类媒体传播,强化福鼎白茶文化影响力,最终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三重效益的协同落地。(毛显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