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肩负水源地保护重任的永春,探寻工业发展新方向——绿色工业“点式突破”
贯穿永春的东溪是泉州人民的生命之源。当东溪流到南安九都,穿过山美峡谷时,人们筑坝蓄水,建成了山美水库。山美水库承担着下游300多万人的防汛安全和600多万人的供水安全,同时也是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水源地。
永春县肩负着保护水源地的重任,发展工业经济面临诸多环保限制。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永春,如何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和新方向?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在永春调研发现,当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求绿色工业“点式突破”,多个新质生产力工业项目落户并投产,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喜的增量。
细分赛道逐龙头
对于永春而言,传统工业的路子走不通,那就另辟蹊径,走现代绿色工业。
位于永春县蓬壶镇的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以竹代塑”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记者在阳竹公司产品展厅看到了一句标语:“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这句宣言表明,阳竹公司是一家环保型企业。
记者在竹原料处理车间看到,一袋袋竹粉经过超微技术磨粉,形成竹颗粒。在另一个车间,竹颗粒进入特定装置,经过“吹膜”程序后,一张张薄如羽翼的可降解膜伸展出来。公司一期6条竹纤维可降解膜生产线已全面投产,二期厂房正在紧张建设中,年底可投产。
阳竹公司总经理饶世振告诉记者,日前,中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前来考察,将采购竹纤维降解膜包装袋,以解决困扰快递行业、包装行业的环保问题。据了解,传统的塑料包装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以竹代塑”是全球环保制造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市场前景广阔,仅国内市场每年就有200亿元以上规模。
阳竹公司虽然身居山城永春,但凭借科技创新创造了多项“全球第一”:全球首创竹纤维超纳米微粉制备技术,全球首个竹纤维智能激光动态分级系统,全球首项竹纤维动态熔融成型工艺,全球首创竹纤维全生物改性技术。
在永春,像阳竹公司这样的绿色工业企业还有不少。
走进位于永春县工业园区的福建华膜环保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只见数十台机器人手臂在有规律地挥舞着。华膜公司是永春县引进的特色项目,通过与国内知名反渗透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创新应用工业膜一体化新技术,生产反渗透膜工业纯净水滤芯。
华膜公司落户永春4年来,年产值从3000万元发展到去年的超1.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已成长为工业膜这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近几年引入永春的工业项目,几乎全部都是绿色工业项目。”永春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赵金豹介绍,该县今年出台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发展22条措施,加快引进绿色工业项目、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2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3家。
找准定位谋项目
这些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何纷纷选择永春?
“永春是泉州人民的水源地,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项目招商领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虽然我们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是绝对不要污染型企业,必须对生态安全负责。”赵金豹告诉记者,这几年,不断有外地的纺织、化工企业找上门,希望在永春办厂,但是都被拒绝了。
然而,无工不富,永春想在县域经济和产业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谋求在工业项目方面有所突破。“永春不是不要工业,而是要新型的、绿色的工业,阳竹、华膜这样的企业当然是多多益善。”赵金豹表示。
发展新型工业,首先要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阳竹项目落户永春,就是被当地丰富的竹资源所吸引。饶世振告诉记者,永春种植竹林约18万亩,周边的三明、龙岩、莆田等地还有数百万亩竹林,为公司发展“以竹代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等行动目标。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永春县抓住契机,积极对接,阳竹新材料得以落地。
华膜公司则是综合考虑了在永春办厂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永春区位条件佳,公司到泉州港、厦门港只需1~1.5小时车程,产品除了可覆盖省内,还可以实现就近出口。另外,这里的用地成本比沿海地区低不少。”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些龙头企业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带动效果好,将为永春招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赵金豹说,永春正闯出一条独特的绿色工业发展之路。(记者 何金 汤海波 通讯员 苏福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