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厦门开辟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5-10-27 10:12:21来源:厦门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

  原标题:首创“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交易 厦门开辟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路径

  10月24日,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交易在厦门正式落地——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交易平台,由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购买,让垃圾分类的环保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这一突破性实践,不仅是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创新领域的又一重大探索,“以碳代赔”的全新模式,更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厦门方案”,彰显了厦门在推进“双碳”目标与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担当。

  据悉,这笔交易的买方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由于损害生态环境、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需要依法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此次交易中,当事人选择自愿认购碳减排量,履行相关赔偿义务,用“保护环境之功”弥补“损害环境之过”。

  这些碳减排量并非凭空产生。在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通过科学方法核算出,居民近4年来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实现了2250吨碳减排量。如今通过交易,这笔碳减排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不仅是一次交易,更是一堂生态文明教育课。”市环卫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创新实践以真实案例让公众清晰看到:破坏生态环境要承担明确代价,而日常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能实实在在转化为推动生态修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此次“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交易的落地,是厦门长期深耕绿色交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的必然结果。此前,厦门已在碳减排量交易领域持续突破,成功落地生活垃圾四分类、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等多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记者 柯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