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沧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海沧持续构建绿色产业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组图/郑伟明摄)
海沧大道绿意盎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岑通讯员熊东帆)13日,海沧区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会,深入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国家生态试验区建设推进会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新时代新作为。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沧区将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积极在厦门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中当先锋,以最扎实的行动不断巩固深化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成果,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镌刻下生动注脚。
强化使命担当 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绿色生态作为打造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一项关键要素,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会上,海沧区委主要领导再三强调,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海沧区决策者深谙,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责任能不能落实。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区委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签订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书,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海沧区表示,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各级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事业的关键在人。当前,我们正持续强化街道、社区环保机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海沧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率先全市建立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机制;在防洪排涝等工作中建立完善清单管理机制、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速发动改革创新引擎,加快制度创新,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
清晨,一座座浮堡般的大型集装箱船舶贴近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了岸电装置,船舶在港期间不需使用自带的重油发电装置,有效减少了氮氧化物和含硫废气的排放。”厦门远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全智能、零排放、安全、环保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远海码头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发展,成为海沧立足港区实际,发展绿色港口经济的亮眼一笔。
看不见冒烟的烟囱,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听不见扰民的噪声……在海沧的另一隅,华夏电力投入7亿多元完成四台机组脱硝、脱硫、除尘的大规模环保改造,是国内第一家对新旧机组全部安装脱硝装置的电厂……一项项扎实行动谱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美好篇章。
“未来,海沧将持续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围绕全市‘双千亿’工作重要部署,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高端前沿的国际一流产业体系,推动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链群。”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生态环保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接下来,海沧区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健康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绿色环保社会的良好局面。
突出问题导向集中攻坚
增强群众获得感
夏日傍晚,新阳主排洪渠畔微风习习,植被茂密。“以前这里臭气熏天,没想到现在成了我们一家人最喜欢来散步的地方。”在新阳主排洪渠旁新建的海丝广场,家住附近的居民洪女士高兴地说。
“新阳主排洪渠整治前,每天有2万多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新阳主排洪渠,渠道淤积严重,气味刺鼻。如今,新阳主排洪渠不仅没了异味,清澈的水里鱼虾成群,岸上也常常能见到白鹭飞翔的身影。根据实测,新阳主排洪渠的四个黑臭水体指标均已达到住建部消除黑臭标准,并稳步提升。”海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清出淤泥25.9万立方米、清理排口45个、排查管线70余公里、区域内4000多个检查井都打开仔细检查……抓住根本,从源头治理,咬住目标,稳扎稳打,新阳主排洪渠的蜕变,是海沧区突出问题导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继续从增强群众获得感出发,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大力度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补齐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短板,让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与此同时,海沧还将认真落实河长制,强化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机制,持续推进小流域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推动水质持续改善,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
【数字】
海沧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县”等称号,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96.2%。
【目标】
●到2020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更加健全,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市前三,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区示范区。
●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