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系统谋划、科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
作为探索与实践“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嘱托,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8月29日,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全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福建“三农”工作新局面。
作为福建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福建农信(含农信社、农商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从服务新时期“三农”工作全局出发,强化责任担当,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努力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2017年11月,率先在全国农信系统和福建金融机构中出台《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今年以来,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发布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系列105款金融产品,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的金融需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福建农信再出新举措。近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福建省农信联社”)印发《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2018—2022年)》,全面实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乡乡通”提升工程、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提升工程、电子银行“户户通”提升工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等12项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余军强调,福建农信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更有质量地持续打造“四好”银行,全力推进“升级版福建农信”建设,为福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赶超贡献更大力量。
福建省平和县农信联社乡村振兴服务队授旗
勇立潮头:五大领域十七个“全省第一”
福建农信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管理的两家银行金融机构之一,福建省农信联社对全省46家农信联社和21家农商银行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目前,福建农信系统资产规模已突破8200亿元,存款突破6100亿元,人民币存款居全省银行业首位;贷款突破3700亿元,居全省银行业第六位;下辖2万多名员工、1936个营业网点、1万多个普惠金融便民点,涉农贷款保持在70%以上,已成为福建省服务人员最多、服务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涉农贷款占比最高,并实现“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金融机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福建农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打造“四好”银行,奋力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着力支农支小、扶贫扶绿、防控风险、深化改革,全省农信系统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其中,在资金组织、支农支小、扶贫扶绿、助力民生、电子银行等领域取得的成效尤为显著,集中体现为17个“全省第一”。
——人民币存款规模跃居全省第一。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从12.55%上升到13.94%,提高了1.39个百分点,跃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县域行社存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当地银行业首位。
——支农“三个全省第一”。涉农贷款总量、农户贷款总量、涉农贷款占比三大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银行业首位。其中,涉农贷款2697.7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84亿元;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达71.83%,高出全省银行业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农户贷款2166.69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50%以上。
——支小“三个全省第一”。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量、户数,均居全省第一。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72.16亿元,同比增长217.80亿元,户数达51.99万户。
——金融扶贫“三个全省第一”。即重点县贷款发放量(512.32亿元,占全省30%以上)、贫困户建档覆盖面(45.2万名,达100%)、贫困户贷款余额(19.22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绿色信贷“三个全省第一”。福建农信的林业贷款、林农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均居全省银行业首位。福建农信林业贷款余额达83.55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0.97亿元,林农贷款余额74.41亿元。特别是福建农信创新推出的“福林贷”,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助学贷款“三个全省第一”。即第一家实现业务全覆盖、支持学生数量第一、市场份额第一。自2007年以来,福建农信67家行社陆续开办“学子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共帮助16.4万名家庭困难学生上大学,授信金额达3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2.2万笔,占全省市场份额近九成,其中安溪、长汀等多家行社市场份额达95%以上。
——电子交易占比位居全国各省级联社第一。电子交易占比91.4%,首次突破90%,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达959万户,手机银行交易占比35.1%,电子交易占比和手机银行交易占比双双位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一位。
多措并举:服务乡村振兴成为工作总抓手
“福建农信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总抓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履行责任,高高举起乡村振兴旗帜,奋力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余军表示。
——强化组织保障。8月4日,福建省委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福建省农信联社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盼。”福建省农信联社主要负责人表示。
基此,福建省农信联社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理事长余军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主任张镇雄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各行社党委书记、董(理)事长为成员的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省农信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规划、年度计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要求各行社比照福建省农信联社,成立相应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
——强化制度供给。福建农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政策引领。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第一时间,就率先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五大目标、十大行动。今年3月,又进一步制定出台《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工作要点》,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实施开出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画出路线图,开启新征程。
——强化产品推介。今年6月6日,福建农信围绕“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组好工作队”,通过主流媒体集中推介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系列、105款金融产品。其中,“福林贷”荣获2017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十大项目一等奖,“农e贷”荣获第八届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普惠金融产品,金融扶贫贷款荣获第八届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精准扶贫产品和福建省金融创新十大项目三等奖。一系列产品的打造,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品牌支持。
——强化工程支撑。福建农信持续有效推进去年起实施的普惠金融四大工程,即支农支小“十百千万”工程、金融扶贫“1550”工程、绿色金融“1357”工程、助力民生“863”工程。在此基础上,8月22日,又主动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会议审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精神要求,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工程(2018—2022年)》,以12项工程力挺乡村振兴,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倾斜,切实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强化协同联动。福建农信与省扶贫办、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水利厅、省妇联等7家省直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省烟草公司、供销社、旅游集团、省广电网络集团等24家企业单位签约,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人保、太保等30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福建农信携手省扶贫办召开金融扶贫现场推进会,联合省妇联、漳州市政府推广启动实施“巧妇贷”创业贷款;与三明市政府签订促进三明农信系统转型发展三年帮扶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全力筹划推进与泉州市政府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
——强化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农信诞生地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最早的红色信用合作社——永定县太平区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现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1929年10~11月,古田会议召开前夕,中共闽西特委倡导在永定县太平区、丰田区,上杭县北四区创建全国最早的红色信用合作社。随后,长汀县、兆征县(今长汀境内)等闽西其他县区也相继建立信用合作社。红色信用合作社从诞生起,就确立了在党领导下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过上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福建农信与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建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三有书屋”,传承红色农信初心,讲好农信故事,彰显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品牌;与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红色农信诞生地”课题研讨座谈会,持续有效推进课题研究。
——强化队伍建设。近年来,福建农信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农信“铁军”。在推广“垄上行”金融服务队、“狗不叫”客户经理等特色模式上,又在平和县、闽侯县分别推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乡村振兴金融“轻骑兵”等特色品牌。
——强化载体平台。一方面,福建农信在今年初确定了首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系点,涵盖20个县(区)、25个乡镇、30个村(社区),力争打造福建省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另一方面,福建农信通过“6·18”等高端平台加强影响、增强实效。以“融入乡村振兴”为主题参展第十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建农信馆以一个主题、三个标语、六大系列,成为有人气、有品位、有情怀、有乡愁、有故事的高质量展馆,在银行机构中独家获得最佳人气奖和创意设计奖两大奖项。
福建省农信系统在全省已布设1.38万多家农信支付便民点,实现便民服务“村村通”
扬帆奋进:有效满足多领域多层次金融需求
福建省农信联社主任张镇雄表示,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福建农信创新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系列金融产品,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类主体的金融需求。
——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福建农信主动扛起脱贫攻坚先行旗,创新推出“担保金·扶贫贷”等3款扶贫专项产品,业务覆盖全省60多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量占全省银行业70%以上。宁德农信系统量身打造集资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卡,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年费、利率优惠、联盟商户折扣等多重服务。
福建农信还大力支持乡村改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软、硬“两个环境”,出台《福建农信推进教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福建农信以善尽责任、回报社会的情怀和担当,对贫困生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帮助贫困学子自强不息、茁壮成长。195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后来被评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全军挂像英模”的林俊德考上浙江大学,他上大学的路费和生活费就是永春信用社提供贷款帮助的。
——做强产业创新发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福建农信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尽快实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福建农信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发展,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因地制宜推出了30余款专项贷款产品,大力支持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林竹、水果、畜禽、蔬菜七大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福建农信还大力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发展。安溪县农信联社围绕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品牌推广等环节,精心打造全产业链的“茶三通”系列贷款产品,支持安溪铁观音做大做强、扩大品牌影响力。泰宁县农信联社推出了“种子贷”,助力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建宁县农信联社专门推出支持莲子种植户的“福莲贷”,支持“建莲”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
——优化要素释放活力。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福建农信注重发挥金融要素配置的作用,不断激发农民等各类主体的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在乡村振兴中释放活力。
福建农信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平和县农信联社推出乡村振兴“能人贷”,全力满足乡村能人创业兴业以及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南安农商银行推出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满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
福建农信积极顺应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需要,根据林、海、地、房等资源特色,积极开发设计、创新推广林权、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宅基地)抵押贷款等产品,有效盘活农村资源,唤醒农村沉睡资产,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金融服务绵密用力。福建农信在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双基联动中,持续创新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为“三农”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福建农信持续推进发源于永春县农信联社的“阳光信贷”工程,不断深化“流程、产品、申贷、授信、利率、监督”阳光服务;今年初出台了《关于推进信贷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以“服务实体、审慎合规、务实创新、阳光信贷、良好操守”为核心理念的信贷文化建设。
为做好“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福建农信大力推广发端于寿宁的“垄上行”金融服务队模式,数千名农信员工,背着“银行柜台”到农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客户建档、现场办贷等服务,足迹遍布八闽山山水水。长汀县农信联社在进一步打造“狗不叫客户经理”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振兴特派员机制,致力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助理员、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四大员”。(作者:卢必成、郭丁源、栾相科、刘丹阳、张自芳、李杨、宋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