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风险形势仍较复杂,这要求银行加快改革转型,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2018年9月27日举行的第185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以“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主题,介绍了该行在推进“凤凰计划”项目成果落地实施、全面改革转型的背景下,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系列举措、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规划。
据介绍,中国民生银行始终把强化风险管理、严控资产质量作为立行之本,从2015年初启动“凤凰计划”到2018年实施全面改革转型,风险管理都是其中的关键板块,旨在打造适应、引领、推动和保障业务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民生银行力求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性:该行从文化理念、机制、团队、技术等方面,确保风险管理能力与经营战略、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以及所承受的风险水平相适应。二是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全覆盖:该行不断完善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体系,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各类业务、机构、人员、风险类别等的全覆盖。三是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该行从组织架构、内部授权、管理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并且进行充分、独立和有效的内部审计。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夯实稳健经营基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作出了重大部署。这说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中心工作。
据介绍,民生银行坚决把防控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民生银行建立了全面、专业、垂直、集中、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风险管理相关重要政策、制度、规划、程序等,监督经营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在总行层面,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在风险板块设置了风险管理与质量监控部、公司、零售、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资产保全部等专业部门。2018年,该行将法律合规部分设为法律事务部和内控合规部,进一步加强了法律专业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在经营机构层面,由一位行领导分管不同类型的风险及各风险管理部门,并由一级分行向二级分行、异地支行派驻风险总监,强化风险集中管理;根据不同事业部的业务特点,采取条线统管、内嵌风险团队等方式,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在经营机构的落地实施。在集团并表层面,建立完善附属机构、村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和内部风险隔离体系,确保并表管理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创新风险管理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通过设立特定审批通道、专人挂户对接、集中审批等举措,加大对优质民企客群的支持力度。推进“新供应链金融”模型化、线上化、数据化管理,优化评审决策流程,提升审批时效。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客群执行差异化的客户准入和抵质押策略,完善小微配套风控机制。同时,加强集中、专业的不良资产清收机制建设, 通过清收专业化、资源集中化、处置高效化,抢抓不良资产处置先机,切实提高清收处置成效。
三是完善风险偏好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政策制定、宏观研究能力,紧跟国家战略,不断完善风险偏好形成和传导机制,并建立了较为领先的组合和限额管理机制,搭建了覆盖公司、零售、金融市场等多条线,表内、表外、非授信全口径,行业、区域、产品、客户多维度的风险组合管理框架,实行差异化组合策略,并且建立了组合限额动态调整与跨部门会商机制。
四是深化风险技术工具应用。民生银行坚持通过技术工具应用提升价值创造,不遗余力地推动各项风险管理技术工具建设。首先,启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RAROC)建设项目,制定了分阶段实施方案。其次,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再次,加强风险模型技术建设,交叉应用反欺诈分析、人脸识别、客户画像、评分模型、规则模型、额度模型、风险监测模型等工具,使之贯穿风控全流程。
五是打造过硬的风险管理团队。民生银行秉持“担当、专业、服务”的理念,打造强大的总行职能部门,提升风险团队整体的担当精神、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完善人员轮岗与人才交流机制,以市场化的手段培养人才,在发展中实现人员队伍的培养、建设与储备。不断优化风险考核机制,通过发挥指挥棒作用,调动全员积极性,促进风险管理合力的形成。
六是厚植风险管理文化。民生银行深入开展了风险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层级、不同维度的宣讲活动,强化全员的风险文化观念,有效指导风险管理工作。
2018年,民生银行全面启动了改革转型工作,其中风险管理板块的改革转型更是重中之重。民生银行风险管理板块改革转型的总体目标是,打造适应、引领、推动和保障业务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持续稳健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此,未来三年该行将采取如下一系列举措:
一是以文化作先导,推进风险管理核心理念植入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是银行实现卓越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为此,民生银行将持续推动风险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将风险理念融入全行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二是以战略为核心,强化风险对战略决策的支撑。民生银行将着力完善新战略决策机制和流程,并将风险评估机制应用于新战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升风险对战略决策、战略转型的支持力度。
三是以市场定导向,支持重点业务转型。围绕各业务板块的重点战略,民生银行制定配套风险政策,优化风险管控。公司业务方面,完善战略民企客群白名单客户准入政策及风险策略,做实风险协同支持机制;加强供应链金融相关模型、系统开发,优化审批体系;提升信用风险预警管理能力。零售业务方面,完善小微业务风险配套政策,优化贷后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家客群投融资一体化产品和高端授信类风险配套机制。金融市场业务方面,完善交易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合理制定资管业务客户准入政策,等等。
四是以细节保成效,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民生银行着力强化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完善审计、风险和合规协作机制;优化考核激励和资源配置机制;完善问责机制,强化对过程的违规问责;强化制度执行与流程建设的融合,提升制度执行质量;提升人才、数据、模型、报告、系统对于风险管理的支持,持续优化数据化授信决策系统,等等。
五方面做好小微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小微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小微金融作为民生银行战略业务、特色业务的定位也十分明确而坚定。
目前,民生银行小微贷款资产质量情况总体较好,逾期率、不良率稳中有降,逾期金额与不良金额的剪刀差逐步缩窄,不良新发生比率稳步下降,抵质押占比稳步提升,整体资产质量趋好。在小微业务风险管理方面,民生银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智能移动作业支持(PAD)系统。将各类外部数据和风控模型嵌入至移动作业平台,实现风险控制前置。在移动作业支持(PAD)系统中设计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根据贷款品种定制差异化业务流程,录入客户基本信息后即可为客户经理展示包括客户特征、风险水平、适配产品、管理方案等全视角信息,并全面支持客户资料影像上传、信贷工厂后台集中录入审核,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增强小微客户借款体验。
二是丰富小微业务产品体系,有效支持业务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对不同类型、不同资质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与其风险和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在抵押率、定价、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对优质客户提供适当优惠,提升小微客户体验。同时,积极引入外部数据,搭建零售建模客户多维度数据集市,在此基础上推出纯线上自动审批的网乐贷1.0、网乐贷2.0(税务贷)等小微创新业务,提升小微产品综合竞争力。
三是创新审批模式。开展信贷工厂集中、切片式的审查、审批,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四是持续调整优化零售风险计量模型。反欺诈模型全面上线,在防范欺诈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开发了“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了模型驱动、分类管理、早期预警、主动退出、有效传导的主动型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在几家分行试点,证明该模型对于预判风险、及时预警、及时处置、降低人工操作压力具有重要价值。
五是始终重视科技系统建设,打造基于数据和技术驱动的统一零售风险管控平台。民生银行零售统一风险管理系统(RCS)年初成功上线,该系统全面实现零售板块统一客户信息及授信额度管理,统一风险管控尺度与标准,切实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政策,为适应未来零售业务发展、实现零售统一风控、充分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文 李琪 编辑 颜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