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其泗在看报
今年102岁的戴其泗老人住在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重阳节前夕,笔者走访了这位饱经沧桑的岁月老人。只见他中等身材,面容慈善,性格温和;现在不但吃得好睡得好,还能端坐着双手拿起报纸来阅读;虽然有些耳背,但说起话来口齿清晰,一脸灿烂,像个老顽童。
“我父亲育有两男三女,现在家族五世同堂。”戴其泗的长子、年逾古稀的戴尖头告诉笔者,他父亲出生于1917年,在14岁那年跟随长辈出远门,前往现在的龙海市白水镇给一个掌柜当账房小伙计。当时,掌柜曾故意把一个钱币丢在地板上,来试探这名账房小伙计。戴其泗把钱币捡起来,还给掌柜,这下掌柜才放心地把活儿交与他做。不过后来,戴其泗因为算盘打得不够精通被难住,两年不到就自我要求返回老家。在老家,戴其泗重新向算账老先生刻苦学了一段时间后,又进入当地一家有名的造船厂当账房先生。此时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戴其泗在佛昙乡政府给公家做账,不久被安排在救济粮店里管账,而后转入供销社,并当上了经理,直到退休。
“退休后,我父亲有一段时间与同村人合伙养殖牛蛙。那时,挣不挣钱他不大在意,只图有事儿做。几年之后,由于年纪渐大,就赋闲在家,与孙儿、玄孙们生活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戴尖头告诉笔者,他父亲70岁之前还抽过土卷烟,但从不喝酒,也不大喝茶。百岁之前,他还能独自拄着拐杖到村里老人协会打牌,与人唠嗑。
“‘不贪不怒,顺应自然’是老人家最常挂在嘴上的话,他给人家算了一辈子的账,养成了这个性格特点,经常用它来教育家族里的晚辈们。”戴尖头回忆,16年前,他母亲曾在离家门口不远处的路上捡到一沓钱,回来细数,居然有2万多元。由于担心失主遗失了钱财非常着急,父亲马上带着家人四处打听,最后找到失主,把钱原数奉还,失主感动得连声道谢。这件事成了村里十几年来的美谈。
和戴其泗相处过的老邻居告诉笔者,戴其泗不轻易生气,很少因为个人得失和别人斤斤计较,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是比较严肃地说上几句。“这种性格,是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练就的。”
现在,戴其泗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8点多入睡。他虽然牙齿脱落了,但并不影响一日三餐,一顿可以吃一大碗米饭,爱吃猪脚肉,水果搅碎后也吃一些。每次吃完饭,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腾挪一只专用坐椅,在屋内来回运动,偶尔也在家人的搀扶下,到屋外溜达溜达。白天在运动之余,老人家会靠着扶椅打一会儿盹,养养神。
“我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不大方便,只能看看报纸。”当家人对着老人家的耳朵,告诉他家里来客人了,戴其泗很高兴。只见他取来一张报纸,端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一字一字认真地读起来。百岁老人不用戴老花镜,能把报纸上的字清楚读出来,这眼力着实令人惊叹。
洪锦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