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蔬菜追溯码,手机显示出产地、批发市场、货主、零售终端、重量、日期等信息。
福州新闻网12月25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文 叶义斌/摄)2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州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福州作为全国第四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从2013年11月起开展试点建设工作,2017年11月通过商务部验收,随后开始试运行。目前,市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城市管理平台及7个节点子系统已经建成,基本实现了150个流通节点2.5万个商户的肉菜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全面完成商务部、省商务厅下达的试点建设任务。
接下来,市商务局将加强追溯体系巡检,实行巡查、调度、通报制度,确保追溯体系正常运行,并尽快出台肉菜追溯相关管理办法,加强追溯体系运行管理。
流通节点信息互联互通
“肉类和蔬菜是城乡居民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但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欠缺,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较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我市开展肉类蔬菜追溯体系试点建设,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做到流通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较为完整的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解决肉菜流通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等难题,增强肉菜流通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促使流通主体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意识,倒逼形成溯源追责机制。
追溯平台覆盖商户2.5万个
25日,记者在鼓楼区小柳农贸市场里看到,肉菜摊位电子秤打印出来的消费小票下方都有一个二维码,记者用手机扫码,市场、摊位、摊主姓名、联系方式、商品产地等信息便一目了然。在永辉超市黎明店生鲜区,不少预包装的蔬菜上也都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产地、运输方式、从田头到超市的全部检测情况等信息尽收眼底。
这是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缩影。目前,该体系覆盖的150个流通节点包括1家批发市场、2家屠宰企业、2个产销对接企业、3家配送中心、20家农贸市场、82家连锁超市、8家团体采购单位、16家蔬菜专卖店和16家肉品专卖店,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和盛屠宰场、民天生鲜专卖店、金锣连锁专卖店,以及永辉、新华都、沃尔玛门店都在列。
“在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市场、屠宰场、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猪肉专卖店等地,均实现了消费小票(或价签)追加打印可追溯二维码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追溯信息。”市商务局副调研员付群透露,目前,市级肉菜追溯平台覆盖商户2.5万个,已集成各类流通节点有效交易数据超过2500万笔,成功收集到节点的肉菜来源、去向及检测信息。
实现电子化链条化管理
几年的努力建设,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呈现不少亮点。其中,跨节点在线即时数据传递功能为全国肉菜追溯项目率先创新使用。
“该功能采用更加先进的传输模式,实现了肉菜流通节点子系统之间、城市平台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极大提高了蔬菜进场录入的效率以及追溯链条合成质量,实现了追溯功能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上述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市级肉菜追溯平台与海峡蔬菜批发市场电子化交易结算系统、永辉超市业务管理系统、新华都超市业务管理系统、省商务厅“放心肉”系统等实现直接对接,并按照商务部项目提供的接口标准,开放数据接口给政府其他部门使用,实现全市追溯数据共享。
此外,在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我市专门配备的移动式可追溯交易终端,是全国批发市场追溯交易设备的首创。买卖双方通过该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刷卡交易,就地打印可追溯交易凭据,实现每一笔交易都可溯源。
“通过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我市将各流通环节原本独立的、零散的,来源去向、检验检测等难以结合的信息统一为电子化、链条化管理。”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