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市政协委员建议——优质普惠发展 让幼儿从“有园上”到“上好园”
我市多措并举,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逐年提高。(林劲峰 林小梅 摄)
近年来,我市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公办幼儿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但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不断增加,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还不能满足新增入园幼儿的需求。如何补齐学前教育短板?今年市两会上,民盟泉州市委会、民进泉州市委会分别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促进我市学前教育扩容普惠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泉州市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曾聪虹
学前教育补短板 满足群众“上好园”
努力办好学前教育,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重点。自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9年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实施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已基本满足群众“有园上”的刚性需求。
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目前我市学前教育的短板依然突出,离民众就近“上好园”的新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有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在园幼儿占比偏低;“普惠”标准不高,相当部分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存在场地狭窄、活动环境和条件简陋等问题;公办幼儿园在编教职工缺编严重,仅晋江市2018年缺编就达1630人;非事业编制保教人员持证率不高。此外,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小学附设班混龄班普遍、班生数多、存在“小学化”倾向,在办学规范、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引入第三方评价 实施管办评分离
如何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民盟泉州市委会建议,规划先行,从制度上保障我市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和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和建设方案,按规划片区合理布局各类幼儿园,逐步实现“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学前教育工作涉及地方和部门众多,亟需各方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民盟泉州市委会建议,要明确将学前教育发展任务作为重点民生实事考核内容纳入绩效考核;通过新建配建、改建扩建、回收回购、加强登记等措施尽量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建的公办园一律按照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建设,建设方案需征求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全面整合各类型幼儿园评价标准和方式,构建全覆盖的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幼儿园办园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管、办、评分离的学前教育治理结构,引入第三方学前教育权威评估机构,以独立的专业评估支持和促进我市幼儿园的优质普惠发展。
顶岗教师逐步同工同酬 多措并举解决师资不足
“幼儿园教师不足,是制约泉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民进泉州市委会经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加快泉州市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适应幼儿教师管理的编制体系,根据学校的班级及学生数量设置配套编制,针对新建城区幼儿园编制现状和师资需求矛盾尤为突出的情况,建议市委编办每年从盘活的空余编制总量中划切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系统招聘新教师,以缓解师资不足压力。二是实行总量控制。对于新成立的公办幼儿园,应核定新办园的编制数,每年纳入全省统一招考教师计划。而对原有公办幼儿园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避免新旧幼儿园编制严重失衡。三是对幼儿教师的编制管理要注意滚动发展,及时调整编制。由于每年学生数量变化较大,学校编制核定的两年一核可调整为一年一核为宜。
民进泉州市委会还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好各类公办园顶岗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园依法保障教职工待遇,足额足项为教师缴纳“五险一金”,并将落实情况列入民办园年检内容。加大幼师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非师范类学校积极参与开设学前教育专业。鼓励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加入幼教队伍。在幼教相关专业,如文学、心理学、音乐、体育等专业类别中选取有意愿的大学生,由政府出资组织培训,培训生源考试合格后参加幼师统一招聘考试,从而扩大幼教队伍的覆盖面。优先聘用骨干幼儿教师,可从每年的招聘录用计划中拿出一定的名额,面向全省招聘骨干教师,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