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知坤在教授畲拳要领。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肖丹 洪映/文 刘其燚/摄
罗源八井拳,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是畲族著名的武术拳种,因畲族后裔迁居松山镇八井村而得名八井拳。数百年间,八井拳有过繁华,也有过衰落。近年来,随着村民外出创业日渐增多,八井村内习拳的传统日渐式微,村里能打拳的人也所剩无几,八井拳的守护与传承面临着危机。
2007年,八井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为弘扬八井拳提供更多平台,也给八井拳的回归找到了契机。目前,罗源县共有八井拳省级传承人1个,八井拳市级非遗传承人2个。与此同时,罗源县里出台 “一村一策”等政策,为破解八井拳后继乏人的困境找到新路径。
打破传统 畲家拳引入校园
在松山镇八井村的畲家八井拳传承基地内,记者见到八井拳第17代传承人、市级非遗传承人雷知坤一袭黑衣,黑瘦精干的身材与印象中高大威猛的武者形象相去甚远。他那不怒自威的气场,精准有力的出拳,令人心生敬畏。一旁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练起拳来有板有眼,“嚯哈”的出拳声在80多平方米的练功房内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2017年,雷知坤筹集了18万元,将自家楼房的一楼改造成练功房,教学授课。拳馆开设后,每周都会有人来上课,有男有女,有稚童也有成人,甚至也有搬到城区的村民时常带着孩子回来学习,最高峰时练功房内满满当当容纳了20多人。“我希望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传播畲族文化、传承畲族技艺。”雷知坤说。
雷知坤告诉记者,八井畲民习武成风,农闲时节练拳切磋是当年村中一景,鼎盛时期,村中男女老幼,一半村民均通拳术,可谓名副其实的拳术之乡。然而,和许多传统武术面临的困境一样,十多年前,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嚯嚯”出拳的声浪渐渐消失,留下来的村民忙着务农、打工,几乎没有人聊起八井拳。
不忍看着八井拳后继乏人的雷知坤,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劝服他打破“传内不传外”的古训,将这项古老的拳术引进校园。现在,福州民族中学、霍口畬乡中心小学、二附小等学校的体育场上,都留下了他打拳的矫健身影。“我们学校是霍口唯一民族小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此外,学习八井拳还能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强健。”霍口畲乡中心小学校长阮育金说,每周四下午,学校会安排两节课作为学生们的社团活动时间,八井拳也是其中一项活动,颇受学生们的喜爱。现在,雷知坤还学习借鉴其他武术拳法,在保留住八井拳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八井拳的观赏性。
看着叔叔不遗余力的弘扬传承八井拳,身为第18代传承人的侄子雷明也不甘落后。2014年,由雷明担任主角的舞蹈《山哈藤阵》,首次创新地将八井拳融入舞蹈中,这一节目在福建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金奖,次年还获得中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二等奖。
政府发力 探索传承新契机
近年来,包括八井拳在内的2项国家级、5项省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罗源成为响当当的“非遗”大县。但随之而来,还有传承问题。仅依靠传承人自己单打独斗,很难打破目前的僵局,为此,罗源县也做出了积极探索。
记者随着雷知坤来罗源县非遗传承人之家,雷知坤说,对于畲家非遗传承,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困惑,他也会来这里与其他非遗传承人进行业务上的交流。
2017年12月,罗源县成立了全省首个非遗传承人之家,这让雷知坤等非遗传承人有了集中展示、对接群众的新场所,也给畲家非遗打破旧的传承习俗、探索新的传承路径带来新契机。“传承人之家将健全常规培训体制,探索形成‘一师授多徒,一徒学多师,一徒承多艺’的培训格局,保证传承队伍不断延续。”罗源县文化馆馆长陈雯说。
不仅如此,每年农历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交流文化节等大大小小活动上,都能见到雷知坤和徒弟们表演的身影,这也为八井拳等畲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契机。同时,结合公共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与民族中学、二附小、霍口中心小学等学校结对子。“每年‘三月三’、重阳节等时间节点,通过举办畲族歌王赛、畲族拳王赛等系列活动,为八井拳等传统文化提供向大众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扩大罗源少数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陈雯说。
去年,罗源县还建立起“一村一策”工作机制,依托八井村深厚的畲族文化土壤,将八井拳打造成八井村的特色名片,让乡村文化焕发活力,也让八井村增添魅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力量。陈雯说,这种整合社会资源、合力共传非遗的方式,激发起更多群众对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