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厦门市部署“双千亿”工程,将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以满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厦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岛外新城建设、民生保障项目,重点建设项目事关产业水平的提升和带动,事关经济整体实力增长和城市承载力、宜居度的提升,以及城市发展的后劲。
刚刚过去的2018年,依然是厦门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的一年,全年326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376.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6.7%;连续4年实现投资完成额破千亿元,全年开工项目61个,竣工项目66个,有效促进了城市固投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引进产业项目积蓄动力 调结构促转型推动融合发展
记者从厦门市重点办了解到,2018年计划征收土地19577.4亩,实际交地22730.0亩,完成年度计划116.6%;计划征收房屋92.9万平方米,实际拆除房屋138.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149.1%。全市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有序推进,取得较大突破,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上月29日上午,厦门环东海域大工地上,中概股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趣店集团搬迁到厦门的新总部——趣店创新园,正式开工奠基,厦门互联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再度增添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重点项目,趣店创新园将打造集互联网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区,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未来将容纳近万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成为厦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在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厦门以产业优势、资本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总部经济落户厦门,这些产业项目的引进,积蓄了厦门城市发展的动力,带来了先进、创新的经营理念,也为厦门的产业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提供了绝佳的良机。
事实上,去年厦门市坚持调结构、促转型,一批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士兰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士兰12英寸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趣店科技金融创新园等项目开工建设;ABB工业中心、电气硝子玻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海峡旅游服务中心顺利建成;华润万象城、宝龙一城、欧米克天然功能化学品生物工程、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正式投用,产业集群发展质量效益取得新成效。
补短板增福祉上新台阶 社会各项事业项目稳步推进
厦门是缺水型城市,水资源保障事关民生。去年,西水东调原水管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拟敷设约15公里的DN1600原水管道及新建一座25万吨/日的取水泵站,设计供水量为25万吨/日,工程横跨集美、同安和翔安区,始于集美区银江路西侧旁取水泵站,穿越集美城区和同安湾,终于翔安水厂二期地块。
其中,全长1378米的跨越同安湾海域沉管段,是目前福建省内采用沉管方式施工的管径最大、长度最长的过海管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翔安区原水供应紧张的问题,并为翔安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供水保障。截至2018年底,项目主线管道已贯通具备通水条件,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通水。
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增进大众民生福祉,让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年来,厦门众多的民生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成果喜人。
据厦门市重点办介绍,去年,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弘爱医院、第三医院康复病房综合楼等一批医疗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4000张,为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华锐双语学校开工建设,厦门一中海沧校区、海沧延奎小学重建工程、厦门理工学院综合大楼、厦门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及育秀路公共停车场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教育、医疗、文体设施、公共设施,这些群众最关心的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一年来都有了新的突破进展,这是幸福感最扎实的来源和保障。
与此同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日臻完善,城市建设品质、建筑品质有效提高,“品质之美”“城市之美”“生态之美”,彰显了厦门这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底蕴和豪气。
一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第二东通道、同集路(海翔大道—福泽路段)跨线桥、芦澳路(马青路—翁角路)、滨海东大道(翔安东路—莲河段)、溪东路(翔安南路—机场快速路段)工程开工建设;厦门地铁2号线完成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3、4、6号线进展顺利;汀溪水库至翔安原水管道工程完成主线贯通具备通水条件;海沧货运通道隧道全线贯通;海沧隧道本岛端接线工程实现通车;新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段)改线工程、海翔大道(公铁立交—孚莲路段)提升改造工程主线建成并通车。
一年来,岛外新城基地加快铺开:环东海域新城一批市政设施和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马銮湾新城“四线五片”开发框架全面拉开,软件园三期、火炬(翔安)产业区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期、二期框架初步形成,集美新城建成一批产业、旅游及民生项目,实现新城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岛外城市空间框架的拉开,产业项目经济新“引擎”的打造,让厦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百姓生活更加宜居,居民幸福感、存在感有效提升。
不断创新模式健全机制 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高效务实
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的背后,是厦门城市建设工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
“周协调、月调度、季检查、年考核”,这样的深入项目一线,靠前督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问题,确保市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这样的工作模式,是常态和习惯。
体制机制健全。相继修订《厦门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代建制管理办法》和《厦门市级财政投资市重点建设项目既有管线迁改实施意见》,率先出台《代建工作规程》,完善相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近期,厦门市政府先后印发《厦门市促进部分财政性投融资重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试行办法》和《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审批提速增效。
统筹协调有力。年度工作计划逐月细化分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建设(代建)单位、责任单位、市重点办、分管(挂钩)市领导、领导小组五个层级分级协调机制,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指定专人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每周召开会议及时协调项目存在问题。
督促落实保障提速。为打好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促进市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去年10月,厦门市建设局、市重点办成立市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审批服务组、现场督导组、行业保障组3个工作组,充分发挥轻骑兵作用,主动靠前服务,优化工作流程,针对投资进度滞后、存在问题久拖不决以及市领导关注的项目进行指导服务,有效推进了轨道交通工程、第二西通道、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海峡旅游服务中心、盈趣科技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记者 陈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