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师生在量子实验室开展研讨活动。
1月23日,福州十六中正式挂牌“福州高级中学联办初中”。
福州格致中学和福州二中最近也相继表态,有意在校内复办初中部,并于2020年招收初一学生。这是福州“老八所”最后三家中的两家申请复办初中学校。
去年10月,福州市教育局和晋安区教育局正式举行了福州三中晋安校区签约仪式,福州三中晋安校区被冠之以“三中自己的初中部”的定位,是福州市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探索。今年1月,福州三中晋安校区对口小学范围及招生方案已经初步拟定。
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福州“老八所”“复办初中”的意愿又有了更多想象空间,福州市教育局的举措似乎让人感觉到了“壮腰”脚步的加快和改变的力度。
上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省一级达标中学的八所福州优质老牌高中,民间称为“老八所”,目前已经有七所以校(部)等各种形式,走在了“复办重生”的路上:2007年,福州一中首先复办初中;2013年,福州八中复办初中;2017年9月27日,福州十九中正式挂牌福州三中初中部;2018年6月,福州高级中学和福州四中分别与福州十六中和福州十四中达成合作关系。
“老八所”复办初中意欲涅槃重生,这一意图和举措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是徒有其表,应景之作?还是回归真谛,重造标杆?“老八所”复办初中校(部),对于福州乃至于福建基础教育到底有什么价值?对于净化教育生态,重回正常的教育规律到底有什么意义?福州“老八所”的掌舵人有话要说。
王能斌:初中复办从教风重塑开始
教师丰富而独特的教学经验积累,鲜明教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须在六年初高中衔接的整体办学环境氛围中,方能有成熟的积淀。对一个城市来说,一定数量的优质完中的办学规模,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备学生”的“传统做法”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其传承依然显得必要和重要。通过“备学生”可以更好实现初高中的完好衔接。
2007年,福州一中首先复办初中。在初高中分离近10年后复办初中。
民间有一句说法:“踏入一中,就表明你一只脚已踏入了重点本科。”这里所说的,当然是指初高中一体的福州一中。社会上从来认为,一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雄厚的教育团队是立校之本。教师丰富而独特的教学经验积累,鲜明教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一般须在六年初高中衔接的整体办学环境氛围中,方能有成熟的积淀。可见,对一个城市来说,一定数量的优质完中的办学规模,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
福州一中在师资的传帮带方面,从来扎实而严格。省杰出人民教师马秀发老师,回忆起当年抓“培青”,感叹自己太严格:“听完课立马找老师指出不足,常常严到了不留情面。这也是当年陈君实老校长下的指令,无论帮扶年轻教师成长,还是促教师个人发展,一定要坚持严格要求。”
学风是靠教风培育的。从初中入学的第一堂课开始,从每一位教师开始,从每一细部小节的习惯养成开始,涓涓滴滴,细流汇聚。学校将优良的教育传统最终固化成师生的言行举止,成就了福一中严、实、细、活的教风和勤奋、严谨、竞取、活跃的学风。
在一所完中,初高中有统一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有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成套教育规矩和要求,是非常必要的。过去陈君实老校长一直谆谆告诫我们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为了更好地“备学生”,教师以年段办公为主,教研办公为辅这一模式,可以使不同学段、学科的教师,经常接触,频繁交流。
“备学生”的“传统做法”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其传承仍然显得必要和重要。通过“备学生”可以更好实现初高中的完好衔接,对于中学生特点的观察了解,会更全面更透彻,更能适切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福州一中历经二百年的成功办学经验,见证了不断塑造优良教风是何等重要。社会上有人认为,一批老的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分离,斫伤了办学的元气,如果这话有一定道理,那么欲复办初中,就必须从教风的重塑开始。
王能斌 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起任福州一中副校长,现任福州一中党委书记。曾获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育世家”等荣誉称号。
福州三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推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教育,把直观教学活化为现实生活,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感。
邵东生:政策配套让复办实至名归
恢复公立初中仅仅靠学校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公平的教育生态环境。恢复公立初中要与中招政策配套,合理的中招政策才能让老八所的初中部(校)复办实至名归。
虽然老八所在老校址恢复初中部(校)面临困难,但是名校办新校是趋势。2017年9月,福州十九中正式挂牌福州三中初中部。前不久,福州三中晋安校区正式开建,规划办学规模为54个初中教学班。从规划意义和布局角度说,这将改变目前晋安东区仅有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十八中象园分校两所市属中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填补该片区优质初中的短板。
对于福州三中而言,新校建设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三中晋安校区与福州三中是同一法人、同一套领导班子,可以说是福州三中“自己”的初中部。邵东生透露,福州三中晋安校区将全面推广“钱学森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准备从八年级起选拔一批学生,开展学科竞赛,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恢复公立初中仅仅靠学校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公平的教育生态环境。在这方面,中招政策的合理调整配套就显得必要和紧迫,改变才有可能让老八所初中部(校)的恢复真正实至名归。再比如定向生政策,今年已经有所改变,希望以后的力度会更大。
针对2%左右的资优学生,福州应该推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优计划”。可以参照的范例就是2016年北京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试验项目——“1+3”项目。在初二的时候提前给予当年初二学生的一次升入优质高中的选择机会,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在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以及高中4年的学习。简单地说,参加“1+3”培养试验的学生,可以免中考直接进入高中,并就读4年。
名校所以成为名校,师资是其不可或缺的“秘诀”。适应新时代以及未来教育特点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岗位细化这些配套政策需要因地制宜,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创设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名校初中复办进程中,还需要有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发展有自身规律,不能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厦门市近年来鼓励支持优质高中办新校,加强教育资源向岛外辐射,在“腾笼换鸟”过程中,他们推行新校和老校质量评价分开的政策,给予新校一定发展时间,这是公允和有远见的,值得借鉴。
邵东生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福州三中校长。福建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曾任福州八中校长和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校长。
福建师大附中管弦乐队在迎新文化汇演上演奏。
温青:全新完中理想的复办模式
老八所复办初中必须要办真正意义上的初中部(校),不是简单恢复。一个校区一体化管理,或者就近的两个校区一套班子管理,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复办模式。因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需要认同感。
“老八所”以前甚至现在都是福州教育质量和政策的标杆,而且“老八所”办学特色各有千秋。附中的师资队伍在福州坊间有很好的口碑。当年附中的老师都是精心挑选师大最好的毕业生留校,多年的氛围逐渐形成了敬业、肯干、有爱心的附中特质。“教研做得好,教学管理规范”,曾经是对附中教师队伍的褒奖。
“老八所”办学质量的认可不仅仅来自成绩,而是对办学特色化、多样化和管理水准的认可。“例如四中的美术教育,格致中学的音乐艺术特长”。但是随着这些老牌中学办学“连贯性”的消失,大多数初中生源没有了衔接和连贯性,学校缺少了发现特长生的时间和机会,当然也谈不上“从小培养”,很多优秀有特长的孩子同样被耗在了刷题上,办学特色和多样性基本随之遁失,好学校的引领性自然也弱化了。
所以,老八所要复办真正意义上的初中部(校),不是简单恢复,要对现有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变,要有升学特殊政策的支持。“譬如自己的初中生源直升要有一定比例,可加分的招生自主权等。”
“办学恢复形式也不能只是挂靠和联办。这样模式的弊病在于管理团队还是两套人马,历史隔阂、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距等,也都很难消弭。”由于目前优质高中特别是“老八所”校园面积均受限,因此原地复办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但是,“一个校区一体化管理,或者就近的两个校区一套班子管理,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复办模式。因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需要认同感。如果附中复办初中部,一所全新选址的完中将是最佳模式。”
当然复办初中部的困难还有教师编制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怎样消化农村校教师富余编制,调配师资资源合理分配,也是可以探讨的议题。”
温青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督学。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校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