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泉州公路人探索新模式:“吹哨模式”增合力

泉州网2019-05-09 15:01:05

  原标题:泉州公路人探索新模式:“吹哨模式”增合力 群众监督提效率

【福建时间列表】【泉州】【移动版】【Chinanews带图】泉州公路人探索新模式:“吹哨模式”增合力

  路域环境优美的国道324线惠安段 (林劲峰 摄)

  泉州网5月9日讯(通讯员 刘紫燕 本报记者 陈淑华)近日,在外工作的廖钦假期回到惠安,发现国道324线两侧的违章建筑、料场堆场等难觅踪影,各种“路边摊”、突兀的广告牌少了,路上的垃圾和坑槽也少了,集镇路段畅通无阻。惠安专养公路路域环境日益美丽的背后,是公路管护部门借群众监督之力、进一步提升部门合力的有益探索。

  执法存痛点 公路上大小事“看得见、管不着”

  路肩路面污染,乱堆、乱放、乱弃与占道晒粮、占道经营,倚路建房、乱设平交道口,非交通公路标志标牌随意设置,渣土、砂石料、木材运输超限严重……类似的破坏道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自2011年我省开展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后,公路部门路域管理职能中的处罚权及强制权被剥离。这意味着,在发现侵占、破坏路产路权的案件时,公路人只能通过教育劝阻或行政命令,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我们养路工每天在路上,公路就像自家的娃,但公路上的大小事看得见,却‘管不着’。”市公路局负责人如是形容。

  多年来,泉州公路部门注重联合交通综合执法人员执法,以形成公路保护合力。以非公路标志、广告牌专项清理活动为例,2015年,以五年一次的公路“迎国检”大考为契机,泉州交通运输、公安、公路、城管、交通执法等部门协同作战,短短几天就拆除1000多个违章广告牌。

  然而,公路路域治理工作纷繁复杂,单纯依靠部门联合监督执法,显然效率不高,无法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探索新模式 “公路吹哨、路长响应、群众监督”

  针对上述痛点,市公路局惠安分局积极探索“吹哨模式”,大力保护公路路产路权。

  所谓“吹哨模式”,就是在公路巡查时看到需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问题,便第一时间在微信“路长群”里“吹哨”通知,召集各相关部门一起来解决。为明确“哨”该吹给谁,市公路局惠安分局专门制作了各部门职责清单和公路安全隐患清单。

  “吹哨模式”很快迎来“试水”机会——2016年台风期间,惠安公路人在巡查中发现横架在沿海大通道惠安段上的十几根电缆被大风吹落,挂在车道上。他们一边维持交通安全,一边拍照上传“路长群”。几分钟后,群中的交警“路长”就通知队友现场“报到”。当了解到这些电缆是通信电缆后,交警和几乎同时“报到”的电信施救人员一起进行现场清理。从公路部门“一声哨响”,到路长集合,根据职责清单认领清理,直至后续隐患排查,不到半个小时。如今,在惠安,除了公路部门管辖的专养道路外,乡村公路的管理方也利用市公路局惠安分局建立的“路长群”,召集处理乡村公路难事。

  一蹴而就的完美机制并不存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吹哨模式”呈现出“大事管用、小事难办”的局限性。相关公路人分析后认为,缺乏监督是“小事”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的主要原因。把监督权交给群众,是他们开出的“药方”。“亲们,群众‘驾到’!今天沿海大通道的破损井盖,就在他家边上哈……”如今,在惠安公路“路长群”里,类似的信息不时响起。有了群众的监督,相关执法部门绷紧了神经,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有了更显著的提高。“‘吹哨模式’把路域整治中公路部门同其他部门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最大限度凝聚联合执法力量;引进群众当‘监工’,赋予公众监督权,提高了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的效率。”市公路局惠安分局负责人透露,2018年通过该微信群处理的公路大小事约120起,处理率98%,群众满意率接近100%。

  如今,“吹哨模式”已在全市公路部门逐步推开。市公路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建立评价考核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涉路部门推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更高效地建设美丽路域。

阅读
 
编辑:尹小兵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