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赐坚展示糊纸手工艺品。
8月26日下午,集美区前场村的陈赐勇和陈赐坚兄弟接到一单生意,他们感到欣慰,因为连续三个月来,他们接到的单都非常少。他们家传四代的糊纸技艺,如今订单渐少,还面临失传的危机。
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是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赐勇和陈赐坚兄弟俩糊纸四十年了,除了子女外,没有招收到一个徒弟。
文/图 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崔颖 林小芬
传承
第四代传人以糊纸为生,住房和工具都是祖上留下来的
陈赐勇和陈赐坚一家是糊纸世家,糊纸技艺从清朝至今代代相传,已经延续了四代人。陈赐勇和陈赐坚在堆满纸片的房子里完成作品,再送到各个买主手中。兄弟俩用心血与执着,传承着糊纸技艺。
陈赐勇和陈赐坚兄弟从事糊纸工艺已有四十年,两人从小就跟着祖父、父亲学习糊纸技艺。陈赐勇说,清朝末年,曾祖父陈未是远近闻名的糊纸师傅,人称“糊纸未”,他从三社搬迁到前场,当时前场是一个繁华的码头。
祖父陈水加传承了曾祖父的这门手艺。陈水加的四个儿子中,只有大儿子陈荣标学会了这项家传技艺。陈荣标是陈赐勇和陈赐坚的父亲。兄弟俩现在住的房子是祖父留传下来的,甚至现在使用的刻花工具,也是从清朝传到现在。他们以糊纸为生,专精这门技艺,除了糊纸没有做其他工作。
匠心
提前十天储备各种材料,有时要自己配颜料设计造型
糊纸手工艺品有为丧事、喜事准备的,也有拿到庙里用的。有的糊纸手工艺品,一天只能做一个,要从早上7点多做到晚上12点才能完成。制作前要备料,大约提前十天储备材料。糊纸的材料有很多种,但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其中一些连网购也买不到,所以兄弟二人平时看到一些纸比较好,都会直接买下来。甚至出门旅游时看到合适的纸张也要买。陈赐坚说,常用的纸有十多种,花边纸、蜡光纸、毛边纸、报纸……
他们常用的是报纸。陈赐勇说,做面具时,用报纸一层层贴上去,要贴十多层才能把鼻子、眼睛等部位突出表现出来,该薄的部位要薄,该厚的要厚。贴好的面具,打磨完了拿到太阳底下晒,变硬了才算定型,之后还要上涂料。
以面具为例,做好以后涂上漆再贴上纸,最后还要将很多细节画出来。有的部位必须贴纸,不能直接画,画上去的没有贴纸那么精致。上色可以用广告颜料,有时没有广告颜料,他们就自己去配颜料。有的模板是他们动手捏或画,需要自己设计造型,跟雕塑差不多,要脑子里有想法后再去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耐心
有的作品很复杂
需要一二十天才能完成
陈氏兄弟有个专门的工作室,是一处老房子,有时活太多忙不过来,家中的孩子会过来帮忙。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要做的东西也不一样。简单的灯笼平均一天能做五六个,大致程序是绑架子、粘纸、染色等。他们做过最大的灯笼,直径将近1.2米,工作量大,对技术和耐心都有很高的要求。
有些复杂的作品需要一二十天才能完成。最近,陈氏兄弟完成了一件高约1.5米的作品,做之前,这件作品没有对照图,没有模型,全靠他们自己想象来描绘创作。两人一起忙了十多天,用了不下二十种纸。“做这些靠的是经验,现在厦门能做这个的,不多了。”陈赐勇说,除了厦门的客户外,漳州一带的客户也经常找上门来。
陈赐坚说:“原本曾祖父做糊纸的时候,这一带也是只有我们这一家在做。只要别人有需求,我们都会继续做。”
期望
招收徒弟
把糊纸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糊纸手工艺品要用竹架支撑,竹子的材质相当讲究。陈氏兄弟介绍,三年以上的竹子才能用,因为这样的竹子比较硬且能弯曲,十年以上的竹子太老,弯折时容易断。竹子还要挑竹节不突出的,这样粘纸才能平滑,否则粘出来凹凸不平的,影响质感和美观。
对于糊纸这门家传技艺,陈家原本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目前寻找传承人是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事。“现在除了子女懂一些,没有别人来学。”陈赐坚说,“有时一个月有十几单,有时没有,收入不稳定。”
陈赐勇和陈赐坚忙不过来的时候,子女们会来帮忙。在陈氏兄弟看来,这是子女们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但子女们并没有以此为业。由于收入不稳定,陈氏兄弟说,四十年来没有招收到徒弟,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希望有人来学糊纸技艺,把糊纸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