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泉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共商聚力泉州高质量赶超大计,12名市政协委员在会上作大会发言,围绕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创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和机制等多方面建真言、献实策。本报特地摘录委员发言精粹,以飨读者。
破解瓶颈 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
陈益 市政协副主席
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规模大、价值高,是深化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程。目前,我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良好,医疗大数据信息化平台逐步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深入推广。
不过,我市也面临着缺乏针对性政策支持、信息孤岛、要素支撑不足等挑战,建议加快推动我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一要规范引导,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政策基础。二要依托特色,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三要扎实基础,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能力。四要统筹兼顾,强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保障。五要内培外引,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聚才体系。六要多措并举,强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 为泉州民企发展再加码
林宏楠 市政协常委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国家、地方已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泉州也不例外,出台的方案提出五大类32条具体措施。政策利好叠加之下,部分民企经营状况开始稳步回升,不过,大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是受制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
建议:一要加快政策红利的落地落实,实现精准扶持,如制订简明实用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二要建立公平公开市场规则,积极清除市场壁垒,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的企业信息归集,让大数据为民营企业“代言”,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要加大泉州市小微金融服务平台的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四是政府牵头多方风险共担,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等。
以智能化为契机 实现高质量赶超
聂泳忠 市政协委员
新常态下,泉州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积极应对,实现高质量赶超?
建议以智能化、数据化为契机,一要积极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二要建立一个较为广泛的涵盖传统知名企业以及新动能企业的联合会。三要大力扶植一些和智能化、数据化相关的龙头企业,形成拉动和示范效应。四要重视培育智能化、数据化人才,建立与“在外的泉籍科技人员”的定期联络和联谊制度,加强交流。五要智能化和数据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既到清华、北大等名校和阿里巴巴、腾讯等优秀科技企业学习最新科技,并帮助高科技企业走出去,也邀请相关专家来泉交流。六要注重培养科技型官员,畅通与科技人员的交流渠道。
培育独角兽企业 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杨学太 市政协委员
独角兽企业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其数量的多少已成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泉州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却没有一家独角兽企业。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实现我市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对我市构建产业新体系、改善要素配置和现代服务,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生态圈意义重大。
建议:一要营造培育生态环境,制订培育计划,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二要着力培育具有独角兽潜力的种子企业,聚焦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三要出台精准扶持政策,加大对潜在独角兽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技术研发投入、投融资、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给予重大支持,同时也要扶持龙头企业孵化独角兽企业和发展互联网经济等。
创造条件 打造鞋服体育休闲产业生态圈
陈晖 市政协常委
鞋服产业是泉州最具发展潜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目前产能过剩情况基本解决,库存已经较少。但从长远来看,面临的挑战还不少,如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物流、会展等行业资源配套还不尽完善;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补齐高端面料环节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千亿级的巨无霸行业企业尚需培育等。
回望近些年发展步伐,有些鞋服龙头企业已从制造业向体育休闲服务业布局,并取得不俗成绩,为形成体育休闲产业巨无霸企业写下了华丽的音符。而这恰恰是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圈发展的关键要素。建议:一是地方政府为产业生态圈建设提供支撑性的服务措施。二是打造行业规范自律平台。三是打造金融服务和激励平台。四是打造人才和生态链实体平台。
构建体系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许清水 市政协常委
当前,我市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带来重大历史机遇。至2017年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休闲农业点272个,营业收入22亿元,带动农户数2.7万户,但也存在着起步较晚、同质性高、配套基础设施差、运营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建议:一要构建多头合力的政策体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涉及旅游、农业、林业、商务、交通等诸多部门和行业的综合性产业,需要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部门相互配合的支撑支持体系。二要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既要注重分类布局和整体运作,也要推进细分产品的创新与优化。三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建设体系,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础上,加强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当地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加强新青年、新农民的人才政策支持等。
高起点高定位 打造国际院士港
许金升 市政协委员
作为制造业大市,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但人才技术、创新要素积累相对不足。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当下,泉州如何抢抓高端人才,争夺战略机遇期?建议发挥好院士的品牌效应,把院士资源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效益。
建议做大做优、提升泉州市院士工作站,大手笔打造国际院士港,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具体而言,要放大院士工作站品牌效应、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效应、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集聚效应;要高起点高定位打造国际院士港,以专业化运作为纽带,以精准化对接为保障,全程建设和服务国际院士港;要强化国际院士港运作,以人才聚团队、增动能、促发展,加速锻造国际院士港人才“升级圈”。
多措并举 改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李劲松 市政协委员
当前,我市知识产权创造呈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但仍存在维权难、管理决策水平不足、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乱象丛生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建议:一要建立并实行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风险评议机制。二要尽快推动“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的申报。三要推动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建立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制度。四要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大对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五要扩大资助企业的范围,鼓励企业投保专利执行险。六要设立专项维权援助基金,调动企业维权的积极性。七要设立专项维权援助基金,调动企业维权的积极性。八要支持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导航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九要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依法有效打击违法违规“黑代理”。
推动转型升级 打造物流园区示范标杆
黄军红 市政协常委
近年来,泉州以提升工程包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现代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20个物流园区建设,有力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但调研发现,当前政策实施深度不足、物流税收流失严重等问题。
建议推动转型升级,打造物流园区示范标杆。一要引导物流园区差异化发展,加强定位布局规划,推进石湖5#、6#泊位等港航项目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强的综合型、基地型和驿站型公路港。二要推动建设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无车承运人示范试点,如加大政策扶持、资金奖励、专家智库支撑,强化试点跟踪评估等。三要推动新型物流园区发展,与电子商务、生产制造、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更高效更便捷的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四要重点加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能设备应用等公共服务建设。
调研出实策 助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戴青兰 市政协委员
2018年以来,市政协教育组组织“加快发展民办教育事业”课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途径,深入了解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并就如何鼓励、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多年发展,民办教育缓解了我市学位不足压力,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积累了经验,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包括收费标准调整滞后、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保障有差距、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建议:一要深化《民促法》及配套措施的学习宣传。二要健全民办教育管理机制。三要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四要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要加大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力度。六要健全民办学校监管和评估机制。七要制定并落实分类管理后的差别化扶持政策。
守好底线 创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与机制
黄晓良 市政协委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市对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到位,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但由于我市经济总量大,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
建议:一要尽快建立我市系统性风险检测体系和预警机制,重点完善征信体系,健全支付清算体系及其信息挖掘等。二要创建我市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规范各类地方金融业态、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三要多举措杜绝金融机构“暴力催收”现象。四要将金融监管融入我市日常风险防控。五要充分重视保护我市金融消费者权益。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发展 形成集聚效应
苏天恩 市政协委员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泉州文化产业园区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数量,但是产业集聚能力和园区影响力还不够显现,园区整体规模实力与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责任落实不力,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创新较弱,企业化运营和现代化、专业化管理团队缺乏,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一要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强化园区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二要完善政策体系,创造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环境。三要突出政策引领,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四要立足项目带动,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五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学研用人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