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龙岩    南平    莆田    宁德    平潭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农博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_fororder_福建1
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福建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2017-12-05 15:19:59|来源:东南网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太平寨雄伟壮观。

  东南网12月4日讯(本网记者 潘贤利 通讯员 李宏图 许华森)德化县桂阳乡的古寨堡众多,以桂阳村的太平寨最为出名,曾显赫一时。太平寨是德化现存历史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古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还有5户人家30多人住在这古寨中,而常住的不足10人。其中,82岁的老阿婆陈银3岁起就住在这里。据了解,桂阳乡将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融入德化“全域旅游”格局,打造 “‘寨’见桂阳”特色旅游项目,带动村民收入。

  桂阳乡桂阳村距离德化县城60多公里,太平寨雄踞在村里1048米高的睡仙山上。据住在寨子里的林廉合介绍,睡仙山因形状如醉眼蒙眬的大仙而得名。

  沿着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上,来到寨门前,但见山寨四周险峻陡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史上曾为林氏族人为防御贼寇起了重大作用。山寨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四周树木葱郁、杂草丛生。前些日子,林氏族人把古寨开辟了一番,寨体显现无疑。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名士楼”一角

  林廉合说,寨子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地望族林氏聚族兴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四月,林桂峰继任太平寨寨主后,修葺扩建山寨围墙50余丈,新建东西两座城门。此后曾先后4次重修,基本形成现在占地9600多平方米、寨墙高1.8—15米、周长约400多米的格局。

  据族谱记载,清代太平寨最盛时有房屋27座,内有林氏宗祠、祖厝、藏书楼、店铺等,共65户近500人。寨内高墙壁垒森严,并掘有其深莫测的古井,泉水清冽。战时,全族人依寨据守避乱,以檑木矢石迎敌,人人皆兵。在旧时兵荒马乱的年代,善良的林姓族民兴建这种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山寨,寄托他们祈求太平安宁的愿望,故命名为“太平寨”。

  林廉合介绍,寨中仍完整保留一座早期的两层阁楼——“名士楼”。明清两代,“名士楼”人才辈出,有“三举人一进士,七子八秀(父子皆秀才)”之美称。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陈阿婆养了二十几只鸡,平时也闲不下来。

  “以前,大家都住在寨子里,太热闹了,许多孩子一起玩,很开心。” 林廉合说,林氏后人分住在另外几座民居里,大家和睦相处,他家就住在最里的那座,现在和妻子带着两个双胞胎孙女,不久孩子就要进城上幼儿园了。

  “妈,您喝水,歇会,别累着。”陈银老阿婆就住在“名士楼”靠右的一座二层老屋里,趁着天气晴好,正在屋前剥茶籽,60岁的儿子林廉油为母亲送上一碗茶水。

  “古寨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不会离开它。”林廉油说,母亲一生劳苦,生下了四儿四女。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是一个人生活,虽然已82岁高龄,身体又不大好,生活起居却能应付自如,家里还养了二十几只鸡,平时也闲不下来。

  历经600多个春秋的太平寨,作为历史的产物,早已失去其军事意义,而其封闭式的生活环境也已不适于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少寨民已告别世代栖居的山寨,移居山下或进城建家,但这5户人家依旧留恋故土,不忍离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桂阳乡党委书记苏宏斌说,桂阳乡将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融入德化“全域旅游”格局,以涌溪“水寨”为龙头,串联起周边如霸王寨、驸马寨、大帽寨等,打造 “‘寨’见桂阳”特色旅游项目,带动村民收入。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寨里的双胞胎女孩,不久就要进城上幼儿园了。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林氏后人林廉合迎着夕阳归来走进寨门。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古寨里的民居一角。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古寨墙还保留完整。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航拍古寨。

  德化:桂阳乡“全域旅游”  打造 “‘寨’见桂阳”

  在古寨居高临下可以看到桂阳村一角。

( 编辑:李胜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