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苗种,海洋食物的“芯片”。纵观漳州水产种业“小步快跑”的进程,由乏到多、由多到精、由近到远……其发展历程,演绎着漳州人“靠海吃海念海经”的智慧。
  • 永福素有“高山花园”的美誉,花卉栽培历史可追溯至700多年前。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拓展至5.6万亩,种植户约5000户。
  • 2024年上半年,宁德市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147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8%。如今,宁德全市拥有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产业链企业76家,不锈钢产量约占全国的15%、全球的10%。
  • 近年来,旦上村陆续对“白鹇戏水”“竹林鸟苑”等5个观鸟点进行改造提升,持续完善客房、餐厅、公厕等基础设施,让游客在旦上村收获独特的观鸟体验。
  • 平潭:白沙岸上有人家
    在平潭东北部,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白沙村。作为岚岛首批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乡村,白沙村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海岛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
  • 泉州积极创建华侨建筑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数百年来,泉州城乡形成数量众多的侨厝、侨居、侨村。它们以骑楼、闽南红砖大厝、中西合璧洋楼(番仔楼)、石堡等多种建筑类型展现风姿,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更是华侨历史的“活化石”。
  • 近年来,松罗乡党委、政府立足“高山农旅特色小镇”定位,围绕做好农旅结合工作思路,坚持以农带旅、以旅兴农,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一条促农增收的松罗路径。
  • 忆古抚今,昔日海洋学堂如何弘扬海洋文化?穿越500年,异地重建的金沙书院如今重现在世人眼前。这座历时5年建成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正以全新面貌展示福建海洋文化历史,打造海丝人文新地标。
  • 平潭旅游产业不断升级,在保留原始渔村风情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多项海上体验项目。其中,“海坛一号”游轮、帆船挑战、游艇巡游以及渔排体验等,已然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选择。
  • 泉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泉州市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 泉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安全运营突破3万航次
    随着“八方”轮缓缓驶离泉金客运码头,泉金“小三通”客运航线迎来第30000次航行。据统计,自2006年该航线开通以来,已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42.9万人次,其中台胞旅客87.1万人次,占比超过60%。
  • 泉州向金门供水突破3500万吨
    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6年来,工程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累计供水3540万吨。自2024年8月起,日均供水量上调至2.1万吨。
  • 近年来,泉州市着力打造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永春)、农业农村部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 等两岸农业融合平台,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 同心同行,筑梦乡野。从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到如今建设和美乡村,10年来,越来越多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参与乡村建设,令一个又一个村庄实现美丽蝶变。
  • 近年来,平潭积极将台湾生态环保理念与乡村治理相融合,打造洋山门自然教育共享驿站等平台,开展垃圾清理、探索水源地等活动,助力两岸生态湿地保护迈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合作。
  •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全面部署推进深化漳台融合发展,市医保局积极贯彻落实,立足医保职能,创新服务举措,让台胞台企更有“医”靠,促使台胞台企更加安心地在漳州安家乐业。
  • 厦门: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护航高质量发展
    厦门创新统一环评、排污权、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技术方法,通过排污许可证承接环评与排污权管理要求,实现“一次申请、三证合一”,形成高效、有序、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以高效能服务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
  • 宁德福鼎:共治共享 铸就幸福“十里桐江”
    近年来,福鼎依托桐山溪优质的自然生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河流岸线管理,提升河岸颜值,挖掘丰富历史文化,不断提升“十里桐江”幸福河品质,打造人水和谐共生的城市亲水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