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 福建数字经济龙头:小步快跑“等风来”
    业绩报告显示,福建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大多在过去一年实现稳健增长,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与线下实体产业融合、积极拓展新市场成为关键。
  • 福州连江打造全国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连日来,成批渔获集装箱从万里外的西非毛里塔尼亚综合远洋渔业基地出发,跨越大西洋,靠岸马尾港,在宏东渔业马尾总部加工厂加工后,其中的鱼软骨等边角料被运往连江县宏东海洋生物产业园。
  • 图片默认标题
    马尾船政滨江廊道驳岸已完成修复并于近日向公众开放。游客游览完船政景区,可以漫步滨江廊道感受现代渔业贸易和造船工业的新发展。
  • 厦门帆船项目走向大众化,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
    作为国内新兴产业,游艇产业被业界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而厦门五缘湾游艇港则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及配套资源,被航海人士誉为“全球少见的帆船运动基地”。
  • 厦门高速执法支队将结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持续开展安全巡检与普法宣教,引导群众树立了解公路、关心公路、爱护公路的意识,强化安全责任,全力保障高速公路畅通有序。
  • 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生态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创新生态修复机制、设立全国首个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探索设立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厦门市在创新探索绿色司法保护模式上勇担当、走在前,用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的保护协作,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全力助推泉州市“智造强市”建设。
  • 近年来,宁德海警局结合辖区实际,不断探索新时代海警执法群众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做到持续打击走私有力度、海洋蔚蓝美丽有保障、人民平安幸福有依托,努力打造宁德海上执法“三有”新名片。
  • 福建:枝叶关情 “三茶”统筹飘馨香
    如今,福建已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7万多人次,茶、果、花和菌等涉农产业都有科技特派员的身影,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和重点建制村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
  • 闽都创新实验室取得技术突破
    日前,由中科院物构所、闽都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团队及兆元光电多方合作的全彩MicroLED项目一期已近尾声。这项技术将填补国内外在该研发领域的空白,并打破国外在高端显示领域原材料方面的壁垒。
  • 经组织申报、市县两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审核筛选,决定选认2023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2217名、团队科技特派员794个、法人科技特派员28个。
  • 今年,福州市科创走廊建设将重点推进重点项目、特色产业、海创高地建设,加快推进福大怡山校区科技孵化中心、台江区数智港、金山橘园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 连日来,在云霄县列屿镇人家村,省级贝类(波纹巴非蛤)产业服务团队的科技特派队员活跃在海上播苗船、贝类育苗场、分选加工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点对点解决渔民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
  •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而事实是,科技创新需要长期且有耐心的资本支持,但金融资本的本能是“逐利”,多追求短期利益。论坛上,不少嘉宾提到了这一“痛点”问题。
  • 秀美武夷: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南平市更坚定生态优先导向,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干劲,加快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
  • 福建:良法善治 守护幸福母亲河
    春江水暖,八闽大地水清河晏,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交溪等一条条母亲河焕发新颜,向着幸福汇流。
  • 福州将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为总体目标,以加快淘汰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深化扬尘污染源头防治等为具体工作任务,持续巩固提升蓝天保卫战成果。
  • 海岛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特色产业和绿色发展方式优势凸显,公众海岛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形成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人岛和谐“和美”新格局。
  • 经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组织竞争性评审和公示,2023年厦门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得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其中2023年奖补资金2.4亿元。
  • 在坐拥丰富水资源的同时,闽侯也正在努力写好治水兴水文章,“借力”千年侯官文化、汤院古温泉文化,打造夜泊侯官、汤院温泉露营、闽侯廉政公园等具有辨识度的城市IP,奏响“以文活水”的新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