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宁:织密“绿色网格” 激活“生态密码”
晨光初绽,周宁县泗桥乡红阳村护林员祝华森已穿梭在山林间,开启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蜿蜒山径间,他紧盯每个山头和沟渠,不放过一处隐患点。
“夏季天干物燥,森林防火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每天既要排查火情隐患,还要监测林木生长情况、防控有害生物、制止资源破坏行为,只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祝华森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护林人的坚守与担当。
作为“三库+碳库”重要理念首倡地与先行实践地,周宁县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起全域覆盖的“绿色网格”。全县11名县级林长、112名乡级林长、146名村级林长各负其责,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立体化管护体系,让每一片林地都能纳入精细化管理。
去年以来,周宁县积极探索科技护林新路径,推动智慧林业示范点项目落地见效。在周宁“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自动化无人机巢每日定时启动,无人机按预设航线升空巡护,可视化大屏幕清晰呈现着林区实时情况,巡山护林实现一“屏”了然。
“自2024年7月试运行以来,已巡护1176架次,巡护里程1450千米,飞行时长101小时。”周宁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孙蔡盛介绍,智慧林业项目整合资源概况、环境监测、防火监控等功能模块,推动林场管理从传统人工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今年,周宁县推进智慧林业二期项目建设,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监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林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护绿守底线,扩绿增后劲。周宁县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持续厚植绿色家底,以国土绿化项目为重要引擎,科学推进闽西北项目、松改项目等,并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保护格局,通过推行“互联网+众筹造林”模式,开展“我为周宁添新绿”募捐活动,广泛凝聚全民护绿共识,让绿色“版图”不断延展。2024年以来,全县完成植树造林22333亩、森林抚育35280亩、封山育林10910亩;完成补植复绿近12万株,修复受损林地1090余亩。
生态底色越擦越亮,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周宁县深挖绿色资源“富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高山冷凉花卉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路。在花卉基地里,“周宁高山百合”“周宁高山杜鹃”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强劲,通过电商直播、线下展销等渠道畅销全国;在林下种植基地里,草珊瑚、黄精、金线莲等林下经济作物蓬勃发展,带动300余家经营主体发展,总产值超3亿元,惠及1万余农户。
为此,周宁县获得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长制激励表扬单位,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站在新的起点,周宁县将持续以林长制为抓手,坚持“扩绿、护绿、兴绿”协同推进,深化“四库”联动发展,奋力书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李何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