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船政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严复讲堂举行。船政文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船政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保护思路、创新传承路径,以及“中国船政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回溯船政文化史迹申遗历程
“船政传承人的誓言,诉说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自强不息的伟大历史。这份历史的光华,正在我们手中延续。”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何晓斌在开场致辞时表示,船政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烽火台,“一座轮机车间半部自强史”,马尾诞生了中国第一艘钢甲舰、第一台船用蒸汽机,更锻造了“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精神丰碑。保护船政遗产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当前,福州市正以“大遗址、大景观、大文脉”理念整合船政文化城,让工业遗迹与现代城市共生共荣。
福建船政史迹申遗技术团队代表李欣宇现场回溯了船政文化史迹申遗历程。2005年,福州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成立;2011年至2012年,福建以“福建船政建筑群”为名称,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4年12月,中国船政文化史迹以“中国近代工业化遗产(福州船政文化史迹)”为名称,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活动现场
李欣宇表示,船政史迹申遗具有三方面意义:“一填空白”——填补世界遗产在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军事史上的缺环;“二证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在时代挑战中掌握命运的自强之路;“三启文明”——展现时代背景下技术互通互惠的和平交流范式。
近年来,福州以“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推进船政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投入超40亿元修缮轮机车间、船政衙门等工业遗存,更以科技赋能打造《最忆船政》沉浸式演艺,让百年船政“可触可感”。
从历史考据到未来革新,此次交流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为什么是法国——法国海军日意格受聘福州船政源流考”“水下考古区域调查方法概述”“江南造船的自我革命”“金融赋能点亮船政文化传承之光”等主题,深化对船政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探讨其保护与利用的可行之道。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诞生于近代化浪潮中的船政,是中国近代工业、科技、军事、教育以及海权意识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的核心在于让船政精神“活”起来,融入当代生活。(文/图 吴雯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