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清柯屿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满精忠报国故事
2020-08-12 09:50:14来源:福州新闻网编辑:尹小兵责编:胡晓萌

福清柯屿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满精忠报国故事

  陈嘉德故居。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翁宇民/文 陈暖/摄

  南宋末年,开漳圣王陈元光的一位后人驾着渔船一路北上捕鱼,临近福清柯屿岛,见岛上有山绿意盎然,心想有山的地方有淡水,遂停了船,趟了十一步半水登上岸,由此有了十一步半渡,保存至今,今名“十一步半钓台”。捕鱼人在此安家,至今繁衍了25代,今柯屿陈姓人皆为其后。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来成为新加坡鼎鼎大名足球明星的陈嘉德,就是跟着父亲从这里下南洋的。23年后他用踢球赚来的钱,在柯屿岛上盖起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屋。

  上周四,在柯屿村村部,记者见到了陈嘉德75岁的儿子陈谟华。在临近傍晚的海风中,他从海边别墅赶来,带我们去他父亲用踢球奖金盖起的老厝。

  8岁下南洋:陈嘉德星洲成球星

  光绪初年,陈嘉德父亲从十一步半渡登舟,沿着前辈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下了南洋,在椰风蕉雨的印尼靠拉人力车立足,后做小本生意。

  1905年,8岁的陈嘉德随父亲下南洋,父亲用自己辛苦所得,送他进入当地洋人办的学校读书。陈嘉德身材高,好运动,特别喜爱踢足球,且球技日长。

  喜爱踢球并颇有名气的陈嘉德后来到新加坡读书,进入有足球传统的圣安德鲁学校,边读书边在华侨开办的足球俱乐部踢球。新加坡华侨华人开展足球运动较早,早在1884年就组建了海峡华人体育会,1892年又组建了亚洲第一个正规足球组织——新加坡足球协会,还组建了海峡华人足球俱乐部。

  陈嘉德自这所学校毕业后,一边踢球一边到新加坡华人学校任教,成为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华人足球明星之一。因球技了得且帅哥一个,女粉丝甚多,但他还是遵父母之命,回乡娶福清女子为妻。

  20世纪20年代,陈嘉德从足球俱乐部退役后任教练,曾率队参加欧洲足球赛。

  华人社区警察局长:倾力倾资抗日救国

  1936年,陈嘉德结束足球生涯,到新加坡华人社区当警察。陈谟华说,父亲后来升任华人社区警察局局长,在任上处处维护华人华侨利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南洋华侨开始了持续的抗日救国运动。陈嘉德先捐出了自己累年结余,之后仅留下基本生活所用,余下月薪全部捐给祖国抗战。他还动员和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新加坡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并奔走呼吁华侨购买祖国政府发行的航空救国债券和为抗战捐款。也是在这过程中,他与抗日名将蔡廷锴结下了深厚友情。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率军奋起抵抗,以劣势兵员和装备抗击日军达33天之久,粉碎了日军“4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1933年,蔡廷锴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发动“福建事变”,号召联共反蒋抗日。“福建事变”失败后,蔡廷锴远赴南洋宣传抗日。

  蔡廷锴率十九路军在沪浴血杀敌时,陈嘉德就曾倾力倾资为十九路军捐款捐物。仰慕的抗日名将来到新加坡,陈嘉德相随左右,积极协助将军进行抗日宣传、募款。他还多次到福清籍乡亲聚集区进行募捐。陈谟华介绍,父亲的努力,得到渔溪籍林民文、新厝籍郭可模、上迳籍林雅孙、港头籍王香猴等融籍侨商的慷慨解囊,汇成巨款寄回国内支援祖国抗战。

  1937年5月,蔡廷锴再次赴南洋宣传抗日,陈嘉德依旧陪将军奔走多地,号召华侨华人团结一心共同对敌。

福清柯屿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满精忠报国故事

  陈嘉德先生照片。

  继承爱国家风:参军作战英勇负伤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大肆进犯东南亚。1942年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疯狂捕杀抗日华侨。陈嘉德辗转多地,回到祖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嘉德在渔溪中学当翻译、教英文。

  陈嘉德儿子陈谟华继承了父亲的爱国传统,青年时期参军入伍,成为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一员。

  1964年8月初,美国在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后,不但扩大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而且加紧了对中国西南、中南地区上空的侵扰活动。为捍卫祖国领土,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1965年陈谟华与战友们一起开赴战地,配合高炮部队与敌作战。他不惧生死,战至负伤。

  陈谟华退伍后,进入福清县委宣传部工作。

  用抚恤金修祖厝:不愿花国家修缮费

  1928年,陈嘉德用自己历年踢球积累下来的资金,回乡建起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六扇大屋,上下两层,占地400平方米。

  像许多富起来的福清人一样,陈谟华在柯屿村海边建了洋楼别墅,每日枕涛而眠,早已不住父亲所建大屋。但令记者惊奇的是,老厝里仍树绿花红,一尘不染。陈谟华说:“我每天骑车来这里打扫,为花草、树木浇水。房子多次修过,政府虽然保护古厝会给补贴,但我不愿政府为我多花这笔钱,我自己拿钱维修。”

  陈谟华一次次掏钱修祖厝,他很自豪,祖厝历经90余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陈谟华属于伤残军人,国家非常照顾这些为国流血负伤者,每月在退休金外再给他伤残抚恤金4000元钱。这4000元成了陈谟华修老厝的专用资金。他说:“退休了,不能多为国家做事了,我只能尽最大可能为国家节约钱。”他不但自己拿钱保护老厝,还出钱在老厝里办起了陈嘉德事迹展示馆。村里要搞文化旅游,他义务打扫门前马路,为村里公共绿地修剪绿植。

  陈嘉德说:“我这也是学习父亲多为家乡做好事。父亲踢球收入甚高,本可以在老家盖更大更豪华的房子,但父亲省下钱来为乡里办了一件大好事。”当时,柯屿村人进省城到县城,要通过水路先到目山自然村,再转陆路行,陈嘉德捐出8公斤黄金,用于修建柯屿村与目山村之间的码头、坡岸等。记者这才注意到,陈家老厝没有讲究的雕梁画栋,没有一扇门窗是精雕细刻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