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区在对口帮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过程中,通过建立六盘山特产馆、发动企业爱心认购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特产品——
消费扶贫,让脱贫更有“温度”
近日,一场特殊的商品展销会在福州马尾区举行,苹果、枸杞、五谷杂粮……销售的产品来自千里之外的宁夏固原。这是马尾区为对口帮扶的固原市原州区举办的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两小时内,31家爱心企业现场认购1482.1万元产品。
西货东卖、消费扶贫,近年来,马尾区在闽宁协作中创新探索,目前已开设六盘山特产馆14家,不仅凝聚了爱心企业的“团购力量”,而且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以消费助脱贫的机会。
开连锁店
专门销售宁夏特产
在马尾区江滨东大道,有一间规模不小的特产专卖店——宁夏六盘山特产馆总馆。记者看到,这里一楼销售牛羊肉、固原红土鸡、马铃薯等300余种宁夏特产,琳琅满目;二楼设置了用于产品体验的鲜味馆。在我省援宁干部和闽籍在宁企业家的共同推动下,目前,这种专门销售六盘山特产的连锁店,已经在福州等地开了14家。
十几年前,福州企业家林锦云响应闽宁协作号召,前往固原从事农业产业开发。在经营过程中,他意识到,农特产品的销路必须畅通。于是,在援宁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回福州开设特产馆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去年1月,林锦云回福州成立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后,办起了第一家六盘山特产馆,并且迅速实现销售“蹿红”。目前,六盘山特产馆已建立“总馆+分馆”的区域布局模式,在闽侯、闽清、连江、晋安、仓山、罗源、马尾、宁德、古田等地建立分馆,全力帮助宁夏特产拓宽在福建的市场销路。
林锦云介绍,宁夏六盘山特产馆成立一年多来,截至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已达3800余万元,带动42家宁夏企业拓宽300多种农特产品销路,共帮助宁夏10101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22人。“我们正在筹备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的分馆。”林锦云说。
搭建平台
凝聚爱心企业“团购力量”
六盘山特产馆“遍地开花”,不仅打开了宁夏特产的销路,而且凝聚起更深厚的消费扶贫力量。
去年12月,以六盘山特产馆为依托,闽宁协作消费扶贫公益平台在马尾区成立。该平台调动广大企业家群体参与扶贫公益事业,用企业大宗采购带动宁夏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成立之初,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工会、福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等13家相关单位、商(协)会及企业,与宁夏六盘山特产馆就消费扶贫进行了采购签约,签约额达3200万元。
“平台成立后,大家采购都很踊跃,用‘以购代捐’方式助力消费扶贫。”该平台负责人介绍,在近日举行的展销会上,认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爱心企业就有5家。
销路打开了,怎样保证特产销售做到“真扶贫”?
据介绍,六盘山特产馆已入驻30多家宁夏企业,很多是收购农产品的前端力量,借助合作社或者是直接向贫困农户收购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后销往福建地区。当地政府还要求,这些企业的员工中,必须有2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此,通过“特产销售+就业收入”双管齐下,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政策扶持
打造消费扶贫“马尾模式”
为了扩大消费扶贫效果,马尾区从政策扶持方面给予倾斜,期待六盘山特产馆积蓄更大的扶贫力量。
马尾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给予特产馆免收2年租金的优惠,同时在承租期内免收物业费用;另一方面,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宁夏系列产品纳入马尾区工会福利产品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帮助拓宽产品销路。
能否吸引普通市民走进特产馆购物,是消费扶贫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马尾区联合宁夏固原原州区,组织相关部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采购流通等各个环节入手,认真把好入馆销售产品的质量关,建立起企业产品销售准入机制,培育了一批可信赖的优质企业和合作社。
产品有特色、质量有保障、购买很方便……如今,六盘山特产馆的粉丝持续增长。市民罗女士从去年开始就喜欢前来淘特产,小米、荞麦米、枸杞等都是她的心头之爱。“这里的西北特产价格不贵、很正宗,而且能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就更要来买了!”罗女士说。
以福州市民消费带动宁夏群众脱贫,“马尾模式”正在建立长效机制,也树立了示范。“下一步,将提高宁夏农产品的性价比,因为农产品来到福建的物流成本比较高,争取两地政府在物流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且统一标准、统一供货、统一采购,做成一个精品样板,成为社会扶贫的典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驻福建办事处负责人表示。
(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江超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