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生态为底 文化铸魂
2020-12-28 11:17:21来源:闽东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胡晓萌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生态为底 文化铸魂_fororder_p1_s (1)

  村民整理畲族文物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生态为底 文化铸魂_fororder_p2_s

  半月里畲寨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山环水绕、静谧安逸,身着畲族服饰的少女穿梭巷道,耳畔传来的畲歌悠扬动听,不时有游客驻足拍摄留念,记录美丽瞬间……这个至今已有300多年,保留着独特的畲族古建筑风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丰富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庄,2019年吸引了世界各地近15万人次来此拍摄旅游,它就是半月里村。

  半月里村,曾名“半路里”,位于霞浦县溪南镇东北部,是畲族聚居的村庄。半月里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过去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半月里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发挥畲族文化优势,推进文化保护、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畲族小说歌和畲族婚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被列为省级对台交流基地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坚持规划先行 引领村庄发展

  “过去村民不懂得保护古村,一些人拆掉古民居建新房,还有些人想烧了没用的旧物。”半月里村畲族文化博物馆馆长雷其松心疼地说道,每当看到祖辈留下来的“遗产”遭到破坏,他都觉得痛心不已。

  1989年起,雷其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收集歌谱、畲服、瓷器、古籍、木雕等各式各样的畲族物件,走上了保护畲族文物及弘扬传播畲族文化的道路。2007年,在省民宗部门的资助下,雷其松把自家祖厝拆去一半,建起了博物馆。如今,这个占地400平方米的畲族民间博物馆已经收藏了近1600多件畲族物件,记载了村落从起源至今的发展故事。

  博物馆让畲族文化遗产有了安全的“家”,也让这个深山小村更有了文化味。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大家保护畲族文化的热情。

  如何让古村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保护—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

  几番讨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达成共识,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挖掘、整合畲族文化资源,以文促旅,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由此,村里一方面广泛宣传畲族文化,加强村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半月里村立足特色,在村庄的保护发展上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的要求,将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委托专业的规划单位,完成了《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挖掘和保护该村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传统民俗,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仿古修复,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宜居环境。2008年以来,半月里村干群连心合力,传递畲村振兴“接力棒”,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资源挖掘、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逐步完成景区环境的整体规划与提升,完善村落“五通”建设、入村古官道、村口广场整修和文物保护馆的修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融合文旅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为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半月里村立足畲村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深入挖掘畲文化中潜藏的“真金白银”,通过建立村集体企业,与摄影产业,旅行社对接等方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2014年10月,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畲族文化,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半月里村成立霞浦县半月里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包括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83户村民集体入股。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公司的大部分利润用于村畲族文物、文化的保护和服务宣传,另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村里优先推荐贫困户到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工,以当摄影模特、群众演员和销售畲族工艺品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2017年,半月里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该村支书雷国胜说,“2019年3月起,我们对8栋古民居进一步修缮、提升,目前修缮工作已进入尾声。”

  此外,村集体创办的专业合作社也大力引导、组织村民以“绿色”“原生态”方式种茶种果、养殖家禽家畜,并以集体名义开办畲家土菜馆。村民雷向严曾是贫困户,他家擅长制作乌米饭、糍粑,原只是偶尔当作待客点心。村里文化旅游摄影产业发展起来了,仅是依靠向土菜馆、游客出售乌米饭、糍粑等畲家特色食品,2019年雷向严一家就收入6万多元。

  “半月里民俗文化公司还与旅行社签约,以线下或线上APP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游客到半月里村一日游。通过民俗表演、篝火晚会等具有畲族特色的活动,让游客体验畲族村民的日常生活。”雷国胜介绍,8月3日,2020“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宁德慰问演出摄制组来到半月里村,为半月里村的畲族文化发展增添了浓厚一笔。

  如今的半月里,山环水绕、钟灵毓秀,状如弯月的弥勒山环抱着一片畲族风情房屋,青砖黛瓦在山林掩映间透出古韵,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美丽畲寨的蜕变,凭着浓郁的畲族风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本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李巧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