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36年如一日抢救泉州传统戏曲
2021-03-24 10:17:05来源:泉州网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传统戏曲等非遗文化才能有这么好的传承发展环境。感谢党给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 党龄67年

  泉州网3月24日讯 从1985年加入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至今,郑国权已为泉州地方戏曲的抢救与保护付出了整整36年。

  彼时戏研社刚刚成立,国内外还没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时任副社长的郑国权与6位同事就“第二次抢救”达成了共识。他们先是着手搜集了一些资料,编印了《泉州地方戏曲》刊物,并先后倡议举办了3次国内外南戏学术研讨会。

  直到1993年,一次机缘巧合,郑国权发现了一部由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撰辑并自费出版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初读到这本书时,我深受震撼。”郑国权说,“这本书不仅对泉州戏曲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一位西方学者尚能如此尽心尽力发掘保护泉州传统文化,我们作为当地文化工作者,岂能无动于衷?”

  1996年年底,时年66岁的郑国权开始专注戏研社工作,并萌生了编纂一部“丛书”用于记录泉州自明清以来梨园戏与木偶戏剧目、音乐、表演等戏曲文化的想法,并在同事与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很快付诸实施。2000年年底,十五卷本600多万字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全部出版,并在次年获得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唯一颁发的“市长特别奖”,又于2006年荣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此后的岁月中,郑国权笔耕不辍,陆续编纂出版了《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清刻本文焕堂指谱》《袖珍写本道光指谱》《两岸论弦管》《泉州弦管精抄曲谱》《泉州弦管曲词总汇》《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泉州明代百首有声弦管曲》等,又编著《考辨泉州话》《泉州弦管史话》等书,连同同事编著的作品,该社至今已出版50多本书,其中又有多本获文化部和省市的奖励。

  而为了让南音等“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2017年戏研会主导创办了“泉州南音网”,编制声谱同步收录南音曲目1000余首,成为泉州向海内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平台,访问过的网友来自国内各地和海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已91岁高龄的郑国权仍然坚持在泉州戏曲文化传承保护的第一线。“非遗文化是泉州的瑰宝,更是发展的根基,有党开创这么好的文化环境,我现在虽换届改为名誉会长,但还有余力坚持做下去!”(记者 郭雅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