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宁德检察机关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实现“三大转变”
2022-06-01 18:46: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宁德检察机关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实现“三大转变”_fororder_图片4

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31日,宁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基本情况,并发布“为宁守未”宁德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形象标识,介绍未成年人检察法治宣传新栏目、新课程。

  近年来,宁德检察机关有效推进未成年人双向、综合、全面司法保护,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宁德经验”,实现了“三大转变”。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从“被动守候”到“主动保护”转变。宁德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308人,起诉376人;倒查五年性侵未成年人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开展立案监督工作;用心抓好罪错未成年人教育挽救,五年来,依法不捕84人,不诉73人,调动学校教育、家庭管教、企业关护、社区矫正、司法社工等多方帮教关爱力量,帮助202人“迷途知返”;用情落实未成年被害人关爱救助,在全市范围内建立8个“一站式”办案场所,一次性完成对被害人的取证工作,避免“二次伤害”;向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123人次、发放司法救助112万余元;在全省率先办理性侵案件精神损害赔偿支持起诉案件,获得法院判决支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社会问题从“单边惩治”到“多维治理”转变。2021年以来,宁德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性侵违法犯罪查询、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依法对全市5万余名教职员工进行查询,督促有关部门将4名性侵前科人员调整岗位,收到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23件,均予以充分核实后妥善处置,清除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难、干预难等“隐秘角落”。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166名检察干警受聘担任179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千余场,30多万名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检察履职从“小未检”到一体化“大未检”转变。当前,以刑事办案为主的“小未检”已转变为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的“大未检”,拓宽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检察机关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电子烟”“三无食品”“手机租赁”等问题,共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0份,倾情守护校园安全;用心开展监护侵害与缺失监督,发出督促监护令14份,办理3起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件,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更加有力。

  近年来,在宁德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宁德各县(市、区)检察院通过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尝试,制度机制推陈出新,普法宣传各出奇招,涌现了“红树林”“金贝壳”“安小检”“绿柳”“春泥护花”“临水e站·检校问诊室”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检察团队与工作品牌。

  据宁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良华介绍,为了更好地整合宁德地区未检资源,统筹发挥未检区域化工作合力,增强宁德未检工作品牌的辨识度、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宁德市检察院发布的“为宁守未”宁德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形象标识,打破信息的地域封闭性、提升获取信息的便利性,通过一个简单的标识、一个清晰的入口,让孩子们获取完整、有效的法治教育,让家长老师们获得直观、专业的普法引导。通过“为宁守未”特色品牌、有效载体,让社会各界对宁德未成年人检察有个总体认知,以便更好协同外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部门、组织、协会,实现“1+5>6”的效果。

  宁德市检察院即将上线“为宁守未普法剧场”未成年人趣味法治宣传栏目。该栏目由宁德市检察院和福安检察院联合制作,将聚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检察司法办案实务,用检察官出镜真人“戏剧化”演出的方式寓教于乐,对校园欺凌、性侵、毒品犯罪等进行普法教育。6月1日上线第一集,之后以连续剧的方式持续更新播放。

  此外,宁德市检察院在传统进校上法治课、组织模拟法庭、演情景剧、邀请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基础上,陆续向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放法治课程光盘,内容涵盖电信诈骗、校园欺凌、性侵害等,并收集了全国法治宣讲团的部分优秀巡讲课程,确保法治网课主题满足小学到高中的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的需求。

  陈良华表示,下一步,宁德检察机关将联合教育等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法治进校园的普法内容和授课方式,持续抓好课程更新,扎实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文/图 王兴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