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厦门新机场今年迈入全面开工新阶段
2022-06-15 10:34:28来源:厦门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特区之翼 厦门新机场今年迈入全面开工新阶段,围绕“空”“侨”“港”“台”四大优势,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最高等级机场

厦门新机场今年迈入全面开工新阶段_fororder_截图20220615093726

厦门新机场效果图。( 资料图)

厦门新机场今年迈入全面开工新阶段_fororder_截图20220615093130

厦门新机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航拍器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是一项策划酝酿多年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一项纵深推进“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的百年工程。

  中国厦门、翔安大嶝。海风掠过耳畔,如同低沉的号角,召唤着一场新的巨变——1983年,在厦门高崎渔村,福建举全省之力建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创造“厦门速度”的佳话;近40载初心未改,如今,在厦门翔安大嶝,超过两千亿元资金正在激活这片53.11平方公里的新兴热土,一座中国东南沿海最高等级机场蓄势待发。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对于厦门新机场的重要意义,国家、省、市各级批复文件已多次阐明:它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是中央支持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基础设施,是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新机场项目的全面开工,对于我市纵深推进“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多年间,厦门市历任班子为新机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今年,厦门新机场迈入全面开工新阶段,围绕“空”“侨”“港”“台”这四大优势创造新机遇,全力加快新机场建设,把新机场片区打造成为我市乃至于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增长极,成为全新主题。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能推进;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目标造就人文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平安机场的“四型机场”。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今年6月14日,是“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提出20周年,厦门新机场的构想、选址、规划、审批、开工等一系列工作,正落在这一时间段内。今日,本报全景观察这钢铁羽翼、动力引擎,将为特区新一轮跨岛发展带来的加速腾飞。

  腾飞大幕再启

  高崎国际机场已无潜可挖

  2007年,新机场选址工作启动

  历史的车轮轰然向前,一组组数字,就是发展的车辙。

  厦门新机场是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位于大嶝岛机场片区核心区。资料显示,新机场本期工程将建设面积55万平方米的主航站楼、196个机位的站坪、2条远距跑道,其中,北1跑道按飞行区最高标准4F建设,长3800米,能够满足民用空客A380、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同时新建近25万平方米交通中心及停车楼,以及空管、航油、航司基地等配套工程。计划2026年建成通航,届时,飞机年起降可达38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年,货邮年吞吐量75万吨/年。之后,厦门新机场还将继续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时间计划持续到2040年。

  这样的规模体量,有基于过往的实事求是,也有基于发展的高瞻远瞩:自1983年建成投用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历经两轮扩建、年吞吐量三次饱和,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建成后,首次达到接待能力饱和是在1990年,当时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第一轮扩建启动后,建成T3航站楼,2009年出现饱和,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厦门市机场片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轮扩建随即上马,但旅客吞吐量攀升极快,到2014年就突破了2000万人次,2019年更是达到2741.34万人次,第三次饱和。”

  和前两次饱和不太一样的是,这一次,瓶颈主要在跑道和停机位上——最繁忙时,厦门高崎国际机场1小时起降飞机32架次,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单跑道机场极限流量,同时,由于过夜停机位不足,基地航空公司新增飞机只能停在外场,影响运营效率。

  再建跑道和停机坪?这个扩建方案曾两次出现在相关规划当中,但是,作为距离市区“零公里”的城市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周边已无土地资源可用。

  无潜可挖,只能另寻他路。扩建与迁建之间的选择逐渐清晰后,2007年,厦门新机场选址工作正式启动,特区航空业再次腾飞的大幕徐徐拉开。

  选址历时七年

  “上山下海”选定大嶝场址

  进行抽丝剥茧式分析规划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如果将机场建设分为“三步曲”,第一步,就是选址;但这第一步,就走了七年时间。

  厦门新机场应该建在哪里?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选址工作可谓“上山下海”——在11个备选场址中,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海边,分布在厦门、漳州、泉州三市。

  5个“上山”场址,分别位于厦门集美后溪、同安汀溪、翔安新圩、漳州龙海浮宫和厦泉交界处的石井、水头附近。不过,经过实地考察,这些“上山”场址都不符合要求——“4条跑道、近百万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超50平方公里的机场片区,要削平多少山?福建的山都是花岗岩,工程量太大。”一位经办人员说。

  工作转向“下海”。备选的6个场址中,分别是厦门翔安大嶝、翔安新店、翔安澳头、同安洪塘,泉州晋江磁灶和漳州龙海紫泥。这6个场址都位于厦漳泉城市走廊的带状区域,服务能力覆盖三城,其中,大嶝场址具有净空条件好、与城市规划矛盾少、节约土地资源、交通条件好、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同时,大嶝场址,也符合“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一重要属性——厦门经济特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因台而设。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建设新机场,将实现以通促融,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2011年9月29日,福建省政府明确大嶝场址作为厦门新机场场址。同时,福建省发改委向民航部门上报《厦门新机场选址报告(报审稿)》,推荐大嶝场址作为厦门新机场场址。

  从推荐到批复,厦门新机场又走过了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间,我市对大嶝场址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规划,涉及的内容包括天上、地下、海中,小到飞鸟对空域的影响,大到跑道方向设置如何不与周边机场产生冲突,专题研究达到一百余项,程序之专业、之复杂,超出常人想象。

  在所有要件均齐备的情况下,2014年11月4日,国家民航部门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选址,大嶝场址一锤定音。

  审批七年攻坚

  调派精英力量组成智囊团

  筹备工作同步推进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经历选址之后,厦门新机场的筹备工作进入了第二步:审批立项,这项工作的跨度,同样是7年。

  有资料显示,厦门新机场,是党的十八大之后通过审批立项的第一个海岛型大型机场。这个“第一”的潜台词,就是很多事项都是首次面对。

  比如,在一张工作流程图上,蓝、红、绿三种颜色的框线,标示出新机场立项审批的相关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十余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耗费数个月时间。

  再比如,新机场建设,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民航局等中央部委办审批,跑北京变成了常态——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市领导亲力亲为,市机场片区指挥部经办人员平均每个月赴京三四次,回厦门也是为了准备下一次进京的审批材料。为了随时能够拿出需要的材料,经办人员手中的公文包足有四五公斤重。

  “国家相关部委办均给予大力支持,随时了解各个环节上出现的新问题,快速解决。”经办人员说。

  为了更好推进审批工作,厦门市调派精英力量,组成涵盖政策、法规、规划、建设等各领域的智囊团,这些智囊团中,有行政工作经验丰富的政府部门领导,也有全市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全国各地的专业机构。

  “比如,规划设计智囊团,邀请了上海市政设计院的专家;目标工期管控智囊团,来自同济大学;重大技术和工艺评估咨询智囊团,来自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市机场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吴洪钦说,指挥部正在积极构建目标工期管控平台、规划设计协同平台、特殊工艺技术咨询平台,全力保障新机场项目顺利实施。

  上下齐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新机场审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2019年5月,厦门新机场立项获批,成为国家机构改革后首个获批的枢纽性新建机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厦门新机场的筹备工作夜以继日地同步推进。

  比如,早在立项报批之前,厦门提前组织开展总规和工可报批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国家相关部委办支持下,先于工可组织总规评审。同时,根据审批新要求,快速补充完成“四型机场”及综合交通规划等“五个专篇”的报告编制,一次性通过评审工作。2019年9月,在立项4个月后,厦门新机场总规获批。

  总规批复后,厦门新机场审批工作再接再厉、不断提速、连下数城,尤其是在2021年取得多项重要突破:4月23日获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月28日环评获批、11月3日工程航站区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获批、11月4日用海获批……

  至此,厦门新机场的审批流程基本结束,正式迈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回首数年日复一日的攻坚过程,厦门新机场参建者身上,都能看到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感与“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他们推动的,是这座百年工程的历史进程。

  规划站位高远

  面向国际征集设计方案

  打造航空新城样板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开厦门新机场片区总规,53.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区域人口承载力约30万人,海岸线长约38公里;按组团划分,为机场主体片区、大嶝北部片区、莲河片区、蔡厝片区;按照功能划分,机场核心区、临空商务区、综合保税区、航空工业及物流园区、科教研发区和综合配套区星罗棋布。

  “这些组团、功能区块的规划设计站位,需综合考虑国家、省、市的一系列发展战略,突出其独一无二战略价值,同时还要结合片区实际,综合考虑产业、交通、形象、生态和发展平衡等诸多细节因素。”市机场片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机场片区共开展片区总规、飞行程序、交通集疏运体系规划、市政专项等各类规划和课题研究累计154项,其中,完成各类规划和课题研究项目111个,城市设计、大嶝北部片区控规修编等43个规划正在编制。

  高起点、高标准。十四年间,机场片区举办过两次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均受到国内外顶级机构高度关注。第一次,是2014年启动的新机场航站楼方案国际征集,后于2015年3月评选出获奖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CPG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主笔。

  在这一方案中,占地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新机场航站楼,主楼以厦门本土的闽南大厝和嘉庚建筑为元素,设计三重檐屋顶,形如白鹭展翅。机场主要节点空间以闽台海洋文化为设计主题,以海浪、船帆、花园、三角梅等城市元素为点缀,清新明快、简洁素雅,尤其是主楼中央屋顶花园,有望成为国内面积最大、受众最广、体验最佳的空侧机坪观景平台。

  同时,航站楼设计体现四大亮点:高效便捷的交通换乘、畅快舒适的乘机体验、丰富多彩的机场城市、引领示范的“四型机场”。

  2021年初,另一场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厦举行,参与方,来自境内外134家设计机构,其中不乏院士级“大咖”、国际设计大师领衔的团队。他们竞争的,是厦门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方案——面对这项两千亿级的百年工程,任何一家机构都将其作为展示实力的最佳舞台。

  “我市对征集工作高度重视,邀请了涵盖规划、建筑、产业、交通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团,再次邀请崔愷院士担任评审主席。”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激烈的遴选,最终共6家设计机构(含联合体)入围。

  这些设计方案中的特色和亮点,将逐步融入片区建设——如今,厦门新机场已明确“一个主航站区、两端进场、三座航站楼、四条跑道”的基本格局,将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适度超前、滚动发展”的原则推进建设;片区确定将重点构建“三大主导产业,九大重点方向”,集航空客货运、科教研发、文旅休闲、商贸金融、信息技术为一体,打造航空新城样板。

  配套先行一步

  条件具备一处开工一处

  最大限度节省总工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市机场片区指挥部,有这样一个共识:厦门新机场片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如果按顺序建设数百个工程,所耗费的时间将难以估算——因此,具备条件的配套项目先开工,最大限度节省总工期。

  “每一个工程都可能变成卡脖子工程,因此,我们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市机场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吴洪钦说,“尤其是在前期审批过程中,要利用好‘窗口期’,积极做好基础性配套工作,先谋后动,如提前开展片区规划,思考未来建设中需要先行开展的基础配套,为新机场主体工程建设节省时间。”

  比如,片区拆迁量不容小觑。“仅一个阳塘村,要搬迁2092户,总计5717人,拆除房屋1486栋,拆迁面积达到53.52万平方米。”这一串数字,负责拆迁的指挥部人员张口道来。精准的数字背后,是“一户一策”全力推动。

  截至2022年5月底,新机场片区完成76个征拆项目,累计完成土地征收8954亩,房屋征收71.01万平方米,海域退养42845亩,海域使用权收回739.5亩。

  条件具备一处、开工一处。

  翔安机场高速公路,对接沈海高速和新机场片区,是未来进出新机场的主动脉,也是片区招商引资的先导工程,早在新机场规划获批时就启动建设。该项目采用分段建设模式,尤其是影响总工期的控制性大桥、隧道项目,成为攻坚重点。

  “目前项目整体进度超前。2021年11月,全线最长的隧道巷东隧道实现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半年。”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该隧道为全国少见的双向八车道超大断面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2.18米,从中也能看出新机场配套工程的高标准。此外,大嶝大桥也进行了拓宽改造升级,将来,在机场片区,双向八车道将是“标配”。

  在建的溪东路也有诸多亮点。比如,这条道路建设了全国少见的首条机动车+非机动车设置的双层跨海大桥——溪东大桥,体现出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

  新机场片区内的配套设施,均按照长远思考开展建设。一些临时的施工便道,只要和规划图上的道路线网一致,便一次性建为永久道路,避免重复建设。

  截至2022年5月,片区内共策划项目274个,计划总投资2429亿元。其中,阳塘安居小区、蔡厝高中、厦大翔安医院等11个社会事业项目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各类要素保障能力日渐增强;机场快速路(南段)、环嶝北路等6条干道已通车,片区在建道路里程122.3公里,片区快速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外部交通集疏运体系也在快马加鞭:“两快一普”的轨道交通、“两快两高”的道路交通两大核心网络……厦门市域1小时、闽西南协同区1.5小时以及周边区域半天内的陆域交通圈日渐清晰。

  除了交通体系,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排涝、排污和综合管廊等配套,均快马加鞭同步推进。此外,新机场片区还预留高铁站和港口,并在电力系统中规划建设一座厦金换流站,为片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共谋两岸福祉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创新如虎添翼

  提升工效推进流程

  保障新机场如期通航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按照新机场2026年通航的初步目标,上百个项目要在4年内完成,挂图指挥、手册作战、倒排工期必不可少,更要狠抓关键:强化管控、交叉施工、并行推进,找到最科学、最合理、最快速地推进流程的方法。

  “这可谓千丝万缕,不管控则一团乱麻、强管控则丝丝入扣。”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遇到难题一处,解决一处。

  比如,不起眼的土方,积累起来便是巨大投资。数据显示,片区建设需要的土石料超过2亿立方米。“主力”供应渠道是南安方向运来的土石料,2020年初,各方已合力打通了一条专用运输线。另外,一些项目开挖出的土方,也被合理利用到其他道路建设项目中,实现投资和进度双赢。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控期间,统筹进度管控更如同一双大手:联络制度、日常巡查、专项核查、专题会议、联合管控例会、考评制度等举措全盘、实时监控推进,片区配套项目建设始终保持“不失速”。

  “不失速”的意义,不仅是保障新机场如期通航,对于节省投资也意义重大:根据测算,片区已启动项目的总投资,每日的利息就达到数百万元,争分夺秒,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2020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道路项目缺机械、缺人手,指挥部立即召开协调会,统筹整个片区建设资源赶来支援,确保项目如期完工。”一位建设者回忆。

  一项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厦门新机场片区共有省、市重点工程22个,至当年10月底,年度投资任务就已超额完成。

  除了强管控,技术创新也在提供“加速度”。

  如今,在莲河片区东园地块,航空产业建设蓄势待发。“这里曾经是我们土地准备压力最大的一个点。按照最初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几乎没有工期可压缩,技术创新让我们找到了突破口。”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研发水汽分离新型装置,开发大面积软基处理自动化监控系统,东园地块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效显著提升,提前13个月完工,大幅节约投资,且为地块沉降难题提供“厦门方案”。

  南港特大桥、溪东大桥、片区管廊……在这些项目中,创新举措层出不穷,项目整体进度如虎添翼,为新机场全面开工提前举起了“发令枪”。

  无论是抓经济促全局、深化改革开放,还是推进跨岛发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厦门新机场项目给予外界更多想象。可以预见,厦门新机场的建设,必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增添亮色一笔。

  在跨岛发展的新天地中,一双全新的特区之翼,正欲展翅翱翔!(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林江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