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
2022-06-20 09:54:14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cfccf488-2c81-4a23-9b35-571dabe9f230

  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a419da5e-04c3-4686-a6d5-c32e203d9e8f

  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f53477a6-e66f-415a-824c-528a1dc3db70

  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1f105ca8-5f71-48ec-96ec-b4fba4e47e50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院前社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5f255dab-6a42-47f5-b358-6fa864f8b637

  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北港村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3eb205ae-95f8-45d9-ae1e-5c0dd5f53a9d

  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抚溪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15fe6bb0-e0e6-4865-9cbd-af5907c5c927

  福州市长乐区罗联乡吴村村敬老院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f0774b15-0557-46f6-8fe6-a41b26ed9b73

  泉州晋江市英林镇三欧村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6574a225-474d-4e4c-a231-71aa4da8e5cb

  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双桥飞架

你好,福建特色美丽乡村!_fororder_1bb458d1-4fb0-4b6d-8692-f6d1b480fb55

  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坪盘村

  行走在福建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眼下,广大乡村已成为都市游客心神向往之地和农民兄弟生态宜居之所。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福建始终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全面打造既有肌体之美又有灵魂之美的福建特色美丽乡村。

  高位推动

  汇聚多元合力

  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供水、出行、教育、医疗、养老……桩桩件件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2020年,以“一革命四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福建交出了一份“美丽答卷”。目前,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3%,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整治裸房38万栋,建成省级森林村庄1100个。

  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如何保持定力,持续发力,压茬推进乡村建设?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持续加强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提供全方位护航。

  ——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市县乡三级均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卫健等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实施。

  ——粮草先行,资金保障。2018年至2020年省级以上财政共下达131亿元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级财政每年筹集12亿元以上“四好农村路”专项资金、安排13亿元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用好中央专项债重大政策,去年安排59亿元支持镇村污水处理、村庄整治、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

  ——试点示范,经验共享。实施“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工程,省级筹集102亿元,支持培育各具特色的示范样板。推动试点村和其他村“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形成310条可学可鉴的示范线路,今年还将提升打造100条精品线路。

  ——严格考核,奖惩并重。将乡村建设重点任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省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互联网+督查”平台,发动群众日常监督,去年办理群众举报投诉733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7%。

  政策给力、机制健全、保障完备,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多元合力正在福建乡村汇聚。

  驻村书记来了,选派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3736名,实现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双薄弱”村全覆盖;科技特派员来了,1万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乡村一线;乡村振兴指导员来了,844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回村工作;乡贤来了,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广泛发动乡贤捐资捐助;企业家与专家来了,通过“万企兴万村”“五千专家下乡进村”等行动,企业家、医生、教师、规划建筑师等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建设,去年全省落地实施的乡村振兴类PPP项目投资额达到117亿元……

  农民的积极性也被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活。

  走进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家家户户门前的干湿垃圾分类桶摆放得整齐有序,每个垃圾桶上还印着专属二维码。保洁人员每天定时上门收取垃圾,并扫描二维码,根据当天垃圾分类质量,在系统里为农户打分,0至10分不等。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物资和有机肥。积分排名靠后的,则进行点对点宣传,仍无改进的,就要根据村规民约小惩大诫。

  近年来,福建各地自发探索,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引入积分制管理模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让参与乡村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监督乡村建设,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角。

  科学规划

  下好乡建先手棋

  乡村规划师,让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珪后村实现了蜕变。

  作为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珪后村人文资源优越,但也存在村集体资产不足、生态退化、乡村风貌遭受部分破坏等发展瓶颈。

  来自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的团队,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发展规划:实施旧村复垦、旱地改造水田等项目,流转修复数栋老建筑并改造为乡情馆、农耕文化馆、农产品展示平台,打造荷花塘等网红景点。规划引领下,珪后村正以农旅融合的新面貌,走在乡村振兴的新路上。

  从平原到高山,从山村到渔家,从畲乡到客邑……依山傍海的福建,乡村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乡村建设应当如何挖掘独特的资源禀赋,让广大乡村展现出别样风情与个性?

  “我们坚持把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实施乡村建设的先手棋,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的乡村。”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按照“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要求,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衔接、系统配套的规划体系。

  目前,福建已全面实施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和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配套专项规划。全省已启动编制6916个建制村村庄规划,占应编尽编总数的87.5%。

  乡村规划要想做到“能用、管用、实用、好用”,必须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村庄发展定位。早在2019年,福建便按照不同村庄变迁发展规律,综合分析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因村制宜,分门别类,精准施策:

  5494个集聚提升中心村庄,应进一步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3908个转型融合城郊村庄,纳入城镇建设统筹安排;4255个保护开发特色村庄,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220个搬迁撤并衰退村庄,限制新建、扩建活动,严格规范村庄搬迁撤并工作;590个待定类村庄,在未明晰具体分类前,暂不安排重点项目和新增建设用地。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属于村庄分类中的“保护开发特色村庄”。

  昔日后黄,村路泥泞,河水淤堵。但同时,这里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人文富矿”: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数十幢百年古建,还有大量宗祠、书院、碉楼、南洋风情民居等带着历史印记的建筑群。

  按照“不拆不建、修旧如旧”原则,当地精心编制乡村规划,修缮特色古民居,并改造成各类特色展馆。污水“零直排”、内河清淤、生活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后黄,正从“失落的侨乡”蜕变为城乡居民向往的“梦里原乡”。

  “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大力挖掘当地“鲤鱼”“桥灯”“豆腐”文化,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在福建,以特色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已成为普遍共识。在乡村规划中,福建将独特的红色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努力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补齐短板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走进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金溪碧波凝翠,青山绿意盎然,农房屋舍俨然,一派“林深水美人和”景象。

  曾经的常口,是远近闻名的“三无村”——没有几幢新房子,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村民守着好山好水,却只能过着穷日子。

  “污水管线下地,进行村庄立面改造,建起漂流景区,办起研学基地……”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整治,越来越多村民返乡创业,生态旅游日益红火。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衡量乡村建设成效最重要的指标。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差距明显。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福建坚持城乡融合、普惠共享,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乡村建设品质。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从去年起,福建每年出台一个乡村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形成一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点,推动整治工作落深落细。

  今年3月,《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作为“十四五”时期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方案提出,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以实施乡村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同时,福建以美丽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建设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小而实、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晋江市英林镇三欧村在古厝群里妙手建设微景观,已成为旅游新名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儿童,大伙都喜欢来这里走走看看。

  ——全面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推进农村路网升级,重点开展通乡三级公路、通村公路“单改双”等项目建设,全省实现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升级,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7%;推进农村电网升级,全省县域电网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推进农村物流设施升级,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邮政企业建制村通邮率均达到100%;推进农村数字化升级,所有建制村实现光纤和4G通达、5G网络乡镇覆盖率达到95%,基本实现城乡网络“同网同速”。

  入选首批福建最美乡村“福”路的长汀县新临线、中白线,沿路串起何叔衡纪念园、“红旗越过汀江”古渡口遗址、中复红军长征第一村等红色旅游资源,成了乡民眼中通往向往生活的幸福路。

  ——切实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9方面22大类86个服务项目,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供给。

  一张民生答卷,充满幸福的温度:学校办学从数量扩张、条件改善向学校治理、质量提升转变,27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管理标准化;建成60个县域医共体,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扩面,补助标准从2015年每人每年420元提高至580元;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64.5%,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38.7张。

  在南平,“长者食堂”让留守、独居、孤寡老人感受到了“舌尖上的温暖”。今年,全市将实现“长者食堂”乡镇(街道)全覆盖……

  创新赋能

  激活乡村新活力

  本土工匠回归了!

  屏南县熙岭乡墘头村村民谢桂董是个资深木匠,常年在外打工却赚不到什么钱。几年前,村里开展古民居修缮,老谢的一身本领派上了用场。“在家门口就业,一天的工钱就有300多元,还能照顾88岁的老母亲,可比出门打工轻松多了,老手艺也得到了传承。”谢桂董说,全县已有400多位像他这样的本土工匠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超3万元。

  乡村建设以小型项目居多,若照搬城市模式,容易出现前期工作流程多、费用高、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痛点,屏南县龙潭文创片区探索由村级组织自主购买建筑材料、直接雇用本地工匠组织施工的“雇工购料法”。

  与传统投工投劳不同,“雇工购料法”将村级项目招采、管理权限下放至村委会的同时,建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审核、阳光村务平台公布、村账乡管、“三签字一审批一审核”四大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既高效灵活又公开透明,实现了成本节约、工匠增收、技艺传承、环境宜居“四赢”。通过“雇工购料法”,每个乡村小型项目平均可节约前期工作时间3个月以上,节省资金投入30%左右。

  “雇工购料法”是福建以创新驱动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面对千差万别的乡村实际,福建充分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和各行业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乡村建设管用路径,有力释放乡村建设活力。一个个创新成果,正在福建乡村涌现。

  闽台一衣带水,同文同祖,乡村建设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福建出台了《关于鼓励台湾建筑师来闽参与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补助100个重点项目,推广台湾在村庄规划设计、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创意等方面的理念与实践经验。目前,福建已引进台湾乡建乡创团队95支,在全省228个村庄开展陪护式服务,培育出平潭“石头会唱歌”、海沧院前社、泰宁耕读李家等一批样板项目,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行动获得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院前社作为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曾是一个“空壳村”,土地闲置,古厝失修。

  通过闽台交流合作,村民对村容村貌进行系统规划和提升,打造“开心农场”,修缮闽南古厝,引入文旅新业态。如今的院前社成了远近闻名的闽台生态文化村,年游客接待量达10多万人次。

  乡村基础设施既要建起来,更要管起来。

  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人建、没人管”问题,泉州市推行第三方专业运维管理模式,并建立了“财政补一点、社会投一点、住户收一点”资金保障机制。目前,全市已累计吸引30多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不仅仅是污水处理,农村公厕管护、村庄保洁、垃圾转运等领域也正逐步实现市场化运营管理。

  福建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一体谋划、一同实施,行业主管部门出台22类设施管护指南,实现设施管护“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去年全省新增13个、累计达27个县(市、区)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公厕管护市场化,新增22个、累计39个县(市、区)全县域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

  乡村建设,为广大乡村带来了新生。如今的乡村,不仅仅是承载乡土记忆的历史故园,更是生产之富的生活乐园、生态之美的休闲田园、道德之善的心灵家园。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攻坚一年。福建各地正擂鼓征发、笃行不怠,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汇聚更强大力量,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努力奋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