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宁德: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答好每一份“民生答卷”
2022-06-22 16:52: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6月22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奋力谱写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宁德篇章’”的有关情况。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各级干部认真贯彻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办好每一件为民实事,答好每一份“民生答卷”。

  致力摆脱贫困,打造了脱贫攻坚的中国窗口。宁德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全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8.9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14.3万偏远人口搬出大山,仅“十三五”期间,脱贫群众年均收入就增长了4.7倍,年均增速达41.5%;脱贫村平均村财收入增长了近2倍,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这几年,中国减贫发展与人权事业研讨会、“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先后在宁德举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还在宁德下党设立分会场,以宁德为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

  致力跨越赶超,成为了福建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宁德坚持把发展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培育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团等世界级企业,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去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681亿元,增加值增长59.1%。坚持走产业引领、山海联动的发展路子,实现产业链项目在全市9个县(市、区)全覆盖,形成了全域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生动局面。现在的宁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基地,正加快建设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阔步迈向“万亿工业时代”。

  十年来,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宁德GDP从1095亿元增加到3151亿元,增长了近两倍,总量从福建省第8位晋升至第5位,并一举跨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同时,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宁德市新增就业人口28.9万人,其中仅5家龙头企业就提供就业岗位9万多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8万元增加到4.0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829元增加到2.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7:1缩小到1.91:1,优于全国全省水平。

  致力建设美好家园,营造了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宁德通过深入开展“一革命四行动”,组织推进城乡品质提升工程、“十个十”城市民生项目等工作,城乡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十年来,宁德城市变大了,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3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常住人口从48万人增长到65万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宁德、融入宁德、扎根宁德。宁德乡村变美了,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量均为全省最多。宁德生态变好了,坚决打好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城市内河综合水系治理,全面淘汰地条钢等低效落后产能,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达99.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98%,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经成为生活新常态。

  致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宁德每年将80%左右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十年来,生活在宁德,上学更加方便,新增学位16.57万个,基本满足学生“上得了学、上得好学”的需求;看病更加舒心,新增医疗床位8297张,基本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就医的需要;养老更加踏实,市县乡村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农村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在家门口的“互助孝老食堂”吃上了“暖心饭”;出行更加便捷,合福铁路、衢宁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县县通上了高速,镇镇通上了干线,公交开到了村门口;治安更加有序,平安建设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优秀,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宁德将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矢志不渝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努力让闽东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 姚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