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厦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2024-04-22 10:39:32来源:厦门日报编辑:姚鹿责编:尹小兵

  原标题: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今年一季度厦门经济平稳开局

  记者4月21日从厦门市发改委获悉,2024年以来,厦门经济运行延续2023年下半年以来回升向好势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比2023年全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平稳开局。新动能培育加力提速,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动能培育持续加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24年以来,厦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焕“新”蝶变,新兴产业以“新”出彩。

  支柱产业按下转型升级“快进键”。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7.8%,其中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1%,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模组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3%和86.7%。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8.8%,其中航空维修、智能家居产值同比分别增长70.3%、14.5%。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建设成效显现,一季度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3倍。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厦门钨业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万泰沧海国产九价HPV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未来产业加速布局落子。厦门大学“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嘉庚创新实验室获批4项氢能和硅能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内首个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

  厦门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比2023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9%;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2.3%,比2023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1.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75.9%和29%,比2023年全年分别提高38.4个和4.2个百分点,今日头条、方胜众合2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龙头企业增速均超过60%,行业带动作用明显;雨果网、三快在线、众联世纪、超云、翼速云、文昭网络等6家软件企业合计贡献全市软件业营业收入增量超8成。

  新业态增势强劲。新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8.6%,其中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分别同比增长27.3%、14.5%和7.6%。新业态跑出“新速度”,跨境电商同比增长117.8%,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新兴企业蓬勃发展。一季度,10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628家企业同比增长超过100%。海辰储能新上榜全球独角兽榜,特宝生物新药“珮金^®”入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厦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

  稳就业稳收入持续推进。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减免失业保险费3.89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14亿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7%,高于全市经济增长水平。

  民生投入持续加力。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一季度,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80.1%,比2023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社会事业投资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经济增速9.7个百分点。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24年以来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493套,发放大学生“5年5折租房补贴”1.23亿元。教育扩优提质,一季度竣工中小学幼儿园11个、新增学位0.8万个。

  生态优势持续提升。中央媒体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小流域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100%。

  当前,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厦门经济回升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下一步,厦门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记者 蔡镇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