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 摄影 郭大路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郜积学):以“文”取胜,以“真”感人,字里行间透出清澈的书卷气,这就是如今已经退休的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的书法给人的感觉。
陈吉是福州人,6岁那年,父亲对他说:“来,学写字吧。”家里的笔墨纸砚,从来都是现成的。伯父是民国时的上海大学生,篆隶草楷行全拿得起来。母亲毕业于陶淑女子高中,父亲是读过私塾的老式文化人。那时,父亲把着他的小手,一笔一笔,教他描红。
很快,陈吉已经可以看着范本对临;能够背临时,伯父便接手亲自教导;到15岁时,其家人把他送到名家朱棠溪和沈觐寿门下。
陈吉的家,就在福州五一广场旁。一眼望向于山,就是沈觐寿所在的福州画院;在格致中学放学后,他就到画院里。沈觐寿写字,他递笔展纸,看先生举手落墨,如走云烟。
书法,就这样烙在了他的心上。
陈吉作品 供图 陈吉
从高中到大学,只要有书法展,他永远都是脱颖而出的那个年轻人。毕业后当了老师,也还是孜孜不倦寻师。
上世纪80年代的福州,陈吉得到那时的年轻书法家谢义耕、周哲文、潘主兰等一代大师的亲炙。书法与篆刻如何互通,大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行书构成怎样的秩序?在大师们的口耳相传中,陈吉渐渐得到启发。
后来,这个爱书法的年轻人,从政去了。
2011年8月,陈吉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此时的他不是像父亲当年那样,把着儿子的手亲自教他写字。儿子的书法学习,只是交给外面的书法班;他自己忙着披挂领衔上阵的,是要做中国书坛中从未有过的大事——“闽籍书画名家作品抢救工程”。
从古代到现当代,从书法到美术展,从办一个专题展览到出版一本作品集,再发展到开一场专题研讨会,办一场专题讲座,组织一次作品巡展,做好一个数字化记录,抢救工程“六个一”,他带着一群文化人,越做越带劲。
陈吉少年时浸润的文化记忆,如星星之火,重新点燃福建人对闽派传统书画的认同:
章友芝、朱棠溪、沈觐寿、赵玉林、谢义耕、潘主兰、伊秉绶(清)、沈耀初、周哲文、李耕、陈子奋、黄道周(明)、张瑞图(明)、沈锡纯、黄羲、沈福文……在七八年间,经过广借博收,这些书画名家的作品频频出现在福州西湖之畔的省美和省博。福建的大家、福建的文化、福建的故事、福建的声音,构成福建书画的天幕,那里,有群星璀璨。
陈吉作品 供图 陈吉
对传统书画的抢救,这一次,福建走在了前面。
2018年11月,陈吉退休了。退休后,他忙于书法公益讲座。每一次与蜂拥而来的书法爱好者面对面交流,听到热诚的掌声,都让他无限满足。而现场的掌声,也是对“闽籍书画名家作品抢救工程”的致敬。在公益讲座现场,人们最多的发问是:您这么忙,哪来的时间修炼书法?陈吉答了五个字:心中有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专门撰文盛赞:“福建书法家陈吉,是当今书坛追摹取法伊秉绶隶书卓有成就者。”朱棠溪、沈觐寿和章友芝赠给他的作品,长年挂在墙上,鼓励他不辍练习。
苏士澍赞他“字里行间清澈的书卷气”“匠心独运的雅致感”,这么看来,正是“慢笔”带出的曼妙。陈吉从章友芝、伊秉绶接续的隶书,经过多年锻造,已自成“吉隶书”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