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舆情智库    
福建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探索绿富共赢多种方式
2021-01-18 09:45:10来源:福建日报编辑:尹小兵责编:胡晓萌

  近日,省林业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首批省级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名单。作为森林旅游的进阶形态,森林康养依托森林生态环境,开展以大众健康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服务活动。

  近年来,福建省深挖森林资源,植入医疗、养生等元素,着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探索绿富共赢的更多实现方式。2019年全省森林旅游总人数2.57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1106亿元,带动其他旅游收入1084亿元。

  从森林人家到森林康养

  位于武平县最高峰梁野山南麓的云礤村,曾是全县最穷的山村。“村民靠山吃山,砍木头、打野味、采摘野生食用菌是主要收入来源。”60岁的村民邱光福说。2001年,云礤村的1万多亩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曾经赖以为生的林木资源再也不能随意砍伐,大批村民出走谋生。

  经过多年休养生息,云礤村生态面貌焕然一新。加之交通条件改善,向往好山好水的游客纷至沓来。部分村民尝试改造自家民居,为过往游客提供吃住娱游憩住宿服务。这便是森林人家最早的形态。

  2012年,在县城做家禽生意的邱光福重回云礤村,开办光福森林人家,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如今,全村创办森林人家32户,从业人员达350多人。

  早在2006年,福建提出在山水俱佳处打造森林人家的构想,并通过统一品牌、授牌经营、制定规范、评星定级等方式,加以壮大。经过多年培育,森林人家逐渐成长为福建生态旅游当家品牌,如今全省森林人家授牌近700家。

  “福建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福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森林抚育、林分结构改造和景观提升。”国家林草局生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省国有林场发展中心一级主任科员陈静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众对休闲度假、健身养生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势在必行。

  2020年,省林业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依托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建设一批设施齐备、产品丰富、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

  开拓生态产业化新路径

  做一场久违的好梦,睡到自然醒。这样的“佛性”旅行,在大田县桃源最氧睡眠小镇可以实现。

  睡眠小镇位于大田西部桃源镇的赤头坂国有林场境内,九龙江源头桃源溪流经此间,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万个以上。

  “我们主打‘一觉睡到自然醒’‘深度好睡眠’健康睡眠产品。”小镇运营公司——福建好睡眠康养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涂联明说,睡眠小镇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睡眠脑电监测系统,三明市第一医院在此设立睡眠专科门诊,开通医保报销系统,并将“焦虑伴睡眠障碍”列入特殊病种医保报销目录。在这里,“逐梦者”们还可以品尝到山苍子炖黑兔、黄花远志炖番鸭汤等本地特色食疗产品。

  依托好山好水好风情,三明提出把森林康养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新龙头,并与省林业局签订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森林康养实践,开拓生态产业化新路径。

  “我们立足景色优美的森林景观、宜人舒适的森林环境,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与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三明市林业局局长刘小彦说。

  为此,三明推动森林康养基地与本地医疗机构合作,设立健康管理中心,至少派驻1名医生坐诊;将符合条件的森林康养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普通游客可以凭借医保卡刷卡消费并纳入医保统筹支付。目前,全市12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全部设立健康管理中心,11个开通医保报销系统。

  眼下,三明正因地制宜开发“森林+静心修养”“森林+温泉疗养”等特色森林康养产品。2020年国庆假期,三明全市12个森林康养基地客流量近2万人次,营业额突破千万元。

  走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

  不仅是三明,全省森林康养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业态:以疗养、康复、养生等为主的森林康养业态;以发展食用笋、珍稀干果等为主的森林食品业态;以文化研学旅行、休闲体验旅游等为主的文旅业态;以森林健步、森林骑行等为主的体育运动业态。

  但在业界人士看来,作为新兴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仍存在不少瓶颈,必须抓紧构建产业支撑体系,走多业态融合发展道路。

  “目前森林康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人从林业、旅游业转型而来,还无法提供良好的森林康养专业服务。”陈静建议,将森林康养人才培训纳入相关培训计划,鼓励医学、林业院校开设森林康养及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熟悉掌握森林医学、健康保健、运动休闲和旅游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事实上,森林康养产业不仅缺人才,资金、用地同样捉襟见肘。为补齐短板,各地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在落实用地保障上,三明市要求将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统筹考虑,优先保障。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福建省鼓励各类健康、养老、中医药等产业基金进入森林康养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依法合规进入森林康养产业,引导其与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记者手记>>>

  新业态,更需创新融入

  □记者 张辉

  森林康养是生态产业化的新抓手,然而,好生态未必就能卖出好价钱。弄潮蓝海,必须稳扎稳打。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理应夯基础、补短板、抓提升。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善的基础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森林康养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资金、人才、技术则是森林康养产业稳健发展的动能所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与本土乡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强化多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源源不断输出优质的森林康养产品与周到的服务,森林康养产业方能行稳致远。(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刘建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