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4月18日讯 四月中旬,在闽侯县大湖乡,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成了当地一道风光。有意思的是,福州的主城区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观,在福州市区的清凉山上,人工种植97200平方米杜鹃花,也进入了盛花期,紫红色的花海,同样惹人喜爱。
五年前已有“杜鹃山”
杜鹃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福州的乡土植物。闽侯、闽清、永泰等地都有野生的杜鹃,也就是“映山红”分布。
福州公园的杜鹃花,大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种。西湖公园开化屿的诗廊中,有十多种杜鹃;闽江公园有杜鹃花墙;琴亭湖公园云集了上百种杜鹃……
江边、湖边的杜鹃有着婉约之美,而山上成片盛放杜鹃,则代表了城市的热情。2017年,仓山区建设清凉山公园一期,种植了杜鹃约97200平方米。主要品种包括盛春3号、常春4号、宝玉、瑞雪及毛杜鹃。这些杜鹃依山就势,形成“杜鹃山”原生态景观,其中紫红色的毛杜鹃,长势最佳。
据专家介绍,清凉山公园的土壤条件、湿度、光照都比较适合杜鹃生长。公园选择了多个观赏型杜鹃品种,每年四月会迎来最佳观赏期,花期约一个月左右。
百年前民间已有杜鹃达人
或许是因为杜鹃太过平常,在宋代淳熙《三山志》中,杜鹃成为被遗忘的植物。明代正德版《福州府志》中,“杜鹃”仅用“一名山踯躅”五个字来描述。在清代乾隆版的《福州府志》中,“杜鹃”的词条,连解释都省了。
到了民国,郭白阳在《竹间续话》中提到:“杜鹃花,以黄为贵,白次之,红最贱。山中有之。”
郭白阳记录了仓山区的碧琳园种植杜鹃的场景——“花时五色缤纷,惜有色无香”。
碧琳园的主人叫作何庆嵩,又名何雪生。上世纪20年代,他购入仓山瑞荣坊北面的地块(泛船浦一带),并修起了私家花圃——碧琳园。据《福州市郊区志》记载,何庆嵩通过德国薛林洋行,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引种许多花,如兜兰、卡特兰、西洋杜鹃等。当时,他家的杜鹃中,有一种罕见的淡绿色的品种。上世纪50年代,何庆嵩将碧琳园的植物搬入了福州西湖公园的开化寺。如今,不少老西湖人,还记得何庆嵩为西湖带入各种奇花异草。(记者 石磊磊 文/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