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福州闽清云溪漫谷因地制宜丰富业态 带动山村变“网红”
2023-02-13 10:54:13来源:福州日报编辑:陈洪亮责编:胡晓萌

  原标题:融合农文旅 助力大振兴 闽清云溪漫谷因地制宜丰富业态、活化古厝,带动山村变“网红”

福州闽清云溪漫谷因地制宜丰富业态 带动山村变“网红”_fororder_截图20230213091955

建设中的云溪漫谷。记者 池远摄

  “梅埔还有这样的好地方?”2月12日,市民陈捷刷抖音时发现了家乡闽清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准备带家人前去游玩。

  梅埔是闽清县梅溪镇的一个小山村,去年开始“走红”,今年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达五六千人。游客纷纷走进梅埔,源于一个名为云溪漫谷的景区。

  这是闽清重点打造的农文旅融合项目,不仅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这个项目有何看点?它是如何让梅埔从小山村变成“网红”的?背后的农文旅融合又有什么新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谷”寻个究竟。

  一“谷”览尽梅城韵

  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福州市区驱车约1个小时,即抵达云溪漫谷。骑马快意驰骋,拉弓大显身手,坐在草地野餐……虽然园区还未正式对外营业,游客还是积极提前体验,玩得不亦乐乎。温泉康养公园、农耕文化园、森林生态公园、橄榄研学亲子公园……一路走,一路瞧,一个个地块上矗立的展板让大家更添期待。

  马场再往上,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寨映入眼帘。这里原来是梅埔村邓氏家族的祠堂,如今活化利用成为一家酒店。“最大的看点是外面200年、里面现代化。”梅溪镇副镇长周丽金介绍,改造时,古厝外部结构保持了200年前的建筑风貌,内部使用了新型建材进行装修。

  令人惊喜的是,古厝改造没有将乡亲们拒之门外。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数百名邓氏族人依照旧例在此欢聚。“看到老宅重生,大家都很满意,我们也非常期待未来村里有更好的发展。”村民邓维柱说。

  邓氏古厝的修缮改造只是云溪漫谷挖掘地方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礼乐博物馆利用原有红砖厂进行改造,传承闽清礼乐文化;温泉谷挖掘鳌峰岭地下的温泉脉源,打造森林温泉养生溪谷;稻乡谷弘扬田野中耕读养生的“新农人、暖乡村”生活理念……

  “在闽清县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溪漫谷被纳入省重点项目。仅仅一年半时间,我们就完成了项目一期的基本建设。”项目负责人祁明杰说,目前桃里公社、青马俱乐部、景观大门、云溪景观大道沥青铺设及两侧景观等建设已完工,古厝酒店近期也将对外营业。

  这样的面貌,只是整体项目的“冰山一角”。云溪漫谷总投资75亿元,占地5815亩,分三期建设,将打造成为一个集养生度假、新农产品、旅游服务、休闲品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康养示范基地。

  立起标杆助推广

  创新经验可复制

  在祁明杰办公室案桌上,摆着一盘闽清橄榄,每有客人到来,他总是卖力推荐。“作为一个杭州人,来到闽清之前,我不知道还有人吃橄榄青果。”扎根闽清多年,他不仅认识了青果,还与当地政府共同为橄榄产业发展“添薪加柴”。

  橄榄种植——云溪漫谷流转了部分村民的橄榄树,打造橄榄研学亲子公园,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橄榄种植方式,治好了山体“斑秃”,提高了水土涵养水平。

  橄榄加工——联合政府和当地农户,共同推进橄榄精深加工,打造了橄榄饮品等多个产品。

  橄榄推广——在项目中增强游客采摘和加工橄榄的体验感,将橄榄制品推广到集团在全国其他城市的乡村振兴项目中,提升闽清橄榄的整体知名度。

  一颗青果,传递出发展理念:农文旅项目要因地制宜,规划当地产业,激发内部动力,导入外部资源,全面推动振兴。这个做法,在云溪漫谷整体项目上得到了推广。

  在运营模式上,各地块分别导入全国各行业的优质团队。例如:在国医堂,与北京慧力国医馆合作,引入中医大师,将古法养生与现代康养相融合;在温泉谷,与国际级野奢帐篷营地公司合作,打造超大中心帐篷区和环湖帐篷公园;在古厝酒店,与北京青普集团合作,让200余年古建筑焕发新活力,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将项目培育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综合体,链接各方优质资源,提高项目开发的整体水平。”祁明杰说。

  在凝聚力量上,云溪漫谷与当地政府共同邀请村民参与。项目为村民提供10多种就业岗位,目前80%以上员工均为闽清本地人,村民由外出务工转为家门口就业;赎买用地300多亩,群众实际获益约1000多万元,惠及100多户;流转近5000亩配套用地,村财收入每年稳定增加100万元。

  “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来了,村民们看到了项目发展的前景,还自发谋划做餐饮等旅游配套。”梅埔村党总支部书记黄荣说。

  农文旅融合成示范

  乡村游焕发新生机

  一个大项目好项目能落地深山,闽清县必然紧抓机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配套水平。

  县主官高度重视、推动有力,县领导驻点办公,在每周召开的梅溪新城指挥部例会上,云溪漫谷总是成为被讨论最多的议题。如何推动其更好地建设、发展?县直文旅、林业、资源规划等部门立足职能,积极参与,县城投集团、梅埔村等更是直接承担了青马停车场、乡村支路等多个项目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

  同时,镇村干部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等方面全力以赴提供支持。以邓氏古厝酒店修缮改造为例,古厝租赁涉及数百人,项目投资方无法一一对接协商。梅溪镇创新工作机制,牵头号召成立邓氏家族理事会,与理事会共同与村民进行协商,为企业减轻负担。“疫情期间,我们能有信心在项目上持续加大投入,也是得益于闽清县各级各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祁明杰说。

  以一隅观全貌,云溪漫谷是探究闽清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当前,闽清县正全力打造福州都市圈承接区“桥头堡”和乡村振兴“闽清样板”。如何实现?闽清思路清晰:扎实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文旅示范区为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家园。

  去年,闽清县126个省市级试点镇村项目比学赶超,云上尚德·耕读学堂、下祝茶旅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县乡村振兴“反响度”“获得感”名列全省前十。农文旅示范区建设步入“快车道”,引进西安复兴文旅等开发运营团队,谋划生成59个重点项目,完成大通道、梅溪水系提升项目系统设计,宏琳厝游客集散中心、洪安文创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得益于此,今年春节假期,闽清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共接待游客3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71.02%,实现旅游收入约20948.46万元,同比增长205.42%,再创新高。

  今年,闽清将继续提速建设宏琳厝综合旅游、口袋酒文化产业街区、坪街田园综合体等59个重点项目,补齐“吃、住、行”功能短板,力争建成一批必看必游的农文旅新地标。(记者 蒋雅琛 谢星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