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惠安西部,伫立着惠安的“最高峰”笔架山,流淌着惠安的“母亲河”黄塘溪。依托城西片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交通条件,惠安因地制宜提出“山线”的构想,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的“惠安模式”。
惠安“山线”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起于笔架山,终至洛阳桥,串联紫山镇、黄塘镇的12个行政村,总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为契合“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定位,该项目按照“一溪、四带、八区”将黄塘溪沿线划分为都市田园、郊野农庄、溪谷康养、山地运动四大“农文旅”产业走廊,并进一步划分为田野客厅、田园创生、阡陌垂髫、绿色门户、石厝人家、山居岁月、原乡余味、半岭清晖等八个片区。该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并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
惠安黄塘溪秀美风光 摄影 林建祥
念好“农”经 深耕希望的田野
如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惠安县委、县政府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宏观谋划,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并邀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林轶南教授团队“把脉问诊开药方”。经多次研究,最终提出破题思路——通过土地流转,形成集中连片地块,再挂牌竞价、集中招商,引入农业大户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土地,从而提升该区域的农业土地价值和农民经济收入。
然而,不少农户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后,自己会成为失地农民,没了经济来源。农户信心不足,土地流转就难以推进。
对此,惠安进行了土地流转方面的机制创新,推行“指挥部+乡村振兴+国有企业+社会力量”的运行模式,由城西片区建设指挥部牵头,惠安县领导挂帅,乡村振兴办全程跟踪指导,遇难题现场调研、现场协调,同时实行周调度、月会商。此外,国企惠安文旅集团专门成立“新禾农业”公司,从村集体手中集中流转土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再将“净地”交付给有土地需求的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这样一来,国企信用背书给村民吃了“定心丸”,农业企业直接“拎包入住”,避免了潜在的矛盾。
“整个项目计划流转农田4300亩,建设绿道50公里,并在沿线布局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88亿元。目前已集中流转土地3300亩,引进了盛丰、沃田两家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惠安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标准农田丰收 供图 惠安文旅集团
据了解,城西片区在土地流转之后,一方面率先试行“两稻两菜”新型粮菜轮作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粮菜双赢、稳产增收,亩产可达3万元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农田连片整治、渠道清淤改建、土壤改良、新增节水喷灌设施等方式,建成高标准农田1400亩,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惠安县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山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农业产值1.3亿元,年提供1000个以上劳动就业岗位,年增加农民务工收入4500多万元,年游客量可达100万人次,年土地租金收入达1000万元。
喜摘“幸福果” 摄影 黄国明
“接下来,我们计划投资2100万元,在紫山镇油园村建设惠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与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并在周边建设地瓜工坊、花生工坊,集中打造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惠安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谱好“文”曲 唱响光阴的故事
对黄塘人来说,最难以忘怀的家乡味就是黄塘“三绝”——黄塘土鸡汤、苏塘米粉、盐卤豆腐干。其中,作为“三绝”之一的苏塘米粉,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因其口感香甜顺滑、宜炒宜汤有嚼头而远近闻名。
“黄塘溪沿线串联的下坂村离苏塘村最近,所以我们在下坂村建了一个米粉工坊,向游客展示米粉制作过程,植入米粉制作体验和手工米粉展销等。”黄塘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米粉工坊未建成前,该地块内随意搭盖铁皮房,存在“脏乱差”现象。建成后的米粉工坊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配备了展厅和米粉手工制作区,目前主体建筑已完成,下一步将进行室内装修施工。
米粉工坊只是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种载体共同支撑。
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惠安文旅集团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农耕民俗、非遗体验、爱国教育等主题,策划建设了惠安县(城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自2022年10月建成投用后,已累计接待近1.5万人次。”惠安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布展面积约415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0万元,建有现代农业展示厅、非遗传承展厅以及“匠心技艺”“天工造物”“科创未来”等主题研学教室,旨在打造集展示、教学、交流培训、实践、科普于一体的综合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惠安县(城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惠安县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特色研学基地、聚龙小镇、搜救犬教育基地、迷彩梦实践基地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学产业发展基础。未来,多元文化主题研学旅游产品将成为“山线”的特色之一,“山线”也将成为惠安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绘好“旅”图 寻游多情的土地
“惠安6万平方米向日葵花海盛开了!”近日,惠安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着这则消息。许多人慕名“打卡”,只为一睹黄塘溪沿线的田园好风光。
向阳花开 摄影 陈峻峰
走进紫山镇官溪村,只见矮山环绕,溪水贯流,群鸭戏水,白鹭起舞,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村民说,官溪是黄塘溪的上游支流,曾一度杂草丛生、散发恶臭,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水质逐渐恢复。如今的官溪水清岸绿,已成为村民垂钓散步的休闲场所。
不过,官溪村在治水中的华丽转变只是第一步。在“山线”规划设计方案中,官溪村将建设“余甘工坊”,打造可品、可玩、可游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官溪余味”茶馆、官溪乡村驿站,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利用旧厂房和废弃石厝,结合田园、果园,建设“留安农庄”“湖内农庄”等共享农庄;引入萌宠乐园项目,以萌宠领养、萌宠互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并配套乡村猫咖等活动空间;策划农艺创意大赛、农庄花园大赛、农产品推介大赛、旅游线路大赛等导流活动,做活体验经济……这当中的许多项目尽管还未落地见效,但可预见的是,今后的官溪村将是一个生态舒适、农旅共融、永续发展的活力乡村。
惠安紫山官溪村田园风光 摄影 陈颖聪
以“农”兴乡村,以“文”促发展,以“旅”期未来。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惠安通过机制创新和路径探索,有效撬动多元化资本投入和专业化管理运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资金投资效益,提升片区旅游功能带动人流物流,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文 陈秋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