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定:矿区转型的有益探索
永定区抚市镇里兴村曾经是产煤大村,为加快转型发展,当地先后发展百香果、小龙虾、骊龙田园综合体等相关产业。图为骊龙书香文化园航拍。
福能矿山公园外景(资料图片)
游客在抚市镇里兴村的骊龙书香文化园游玩体验。
永定蝴蝶兰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龙岩市永定区是福建省主要矿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产煤区,含煤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全区煤炭储量约5.2亿吨,年产煤最高峰可达400多万吨。曾几何时,煤炭资源开采一度占据当地财政半壁江山。近十年来,由于煤炭市场的波动和政策性缩减煤炭产能,煤矿企业从最高峰的60多家缩减为目前的6家,当地煤炭产业风光不再,同时也给当地带来较为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为此,当地从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等方面着手,踏上了矿区转型的漫漫长路,并作出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生态修复补足欠账
盛夏时节,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废弃煤矿菌草生态治理试验示范基地半寨煤矿地块上,10多亩去年10月种下的巨菌草、紫菌草已经长至三四米高,昔日裸露的煤矿地表重新披上绿装。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研究员的指导下,总面积248亩的废弃煤矿菌草生态治理试验示范基地正加快建设实施。
半寨煤矿前后之变,折射出永定矿区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矿区生态修复补齐生态欠账。
作为我省重点矿区,永定曾因矿而兴,但随着经济转型,大量煤矿关停,留给该区更多的是“墨汁水”“光头山”等生态后遗症,导致出现地质安全隐患和废弃煤矸石侵占河道、堵塞水系、损毁植被、水土流失、压占土地资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给高陂等6个产煤乡镇17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解决永定北部6个产煤乡镇废弃矿山历史遗留问题,永定主要领导牵头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去年6月,在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开展的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中,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从全国3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列入全国首批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据了解,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是我国“双重规划”“三区四带”重点生态保护区之一“南方丘陵山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该项目总投资5.48亿元,其中申请中央支持3亿元,地方配套资金2.1亿元,引入社会资本投入4000万元。整个工程计划3年内完成,共需修复废弃矿山53处,分为4个修复单元,其中永定河上游北段修复单元8个矿点、培丰溪修复单元11个矿点、抚溪溪西段修复单元10个矿点、抚溪溪东段修复单元24个矿点,治理面积11.78平方公里。
根据实施方案,该项目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实施煤矸石清理、水土流失治理、水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植被恢复五大工程,修复边坡17公顷,恢复植被314公顷、改造植被747公顷,复垦耕地83公顷,植被覆盖率提高至63%,使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功能稳定性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矿业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南方传统小煤窑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废弃矿地变废为宝,资源价值、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也将得到提升。”永定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翁志强信心满满地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当地将走出一条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矿山综合整治之路。
目前,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到今年底将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736公顷,修复废弃矿山20处,消除地质环境隐患点26个,治理边坡10公顷,恢复植被346公顷、改造提升植被315公顷,盘活利用土地面积393公顷。昔日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废弃矿山,将迎来复绿重生。
矿区转型各显神通
走进龙潭镇枫林村万花园林的蝴蝶兰种植基地,白色、粉色、淡紫色……一盆盆色彩鲜艳的蝴蝶兰映入眼帘,花农们或是剪枝,或是分苗,或是为鲜切蝴蝶兰装袋,一片忙碌景象。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是一片灰尘漫天、煤渣遍地的矿区。
“今年来自日本的白色蝴蝶兰鲜切花订单大幅增加,到目前已经出口超60万株。”万花园林负责人谢凡生自豪地告诉记者,产业园培育的白色蝴蝶兰“白花黄心V3”品种颇受日本市场欢迎,销量火爆,一花难求。
在开展大面积生态修复的同时,永定在推动矿区产业转型方面也迈开脚步,各产煤乡镇各显神通因地制宜探索矿区转型之路。
龙潭镇因矿而兴。煤矿开采让龙潭镇在上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龙岩市为数不多的财税收入过亿元的乡镇之一。最高峰时,镇内有500多个大大小小的煤硐,全镇近一半人口从事煤矿相关产业。富了腰包,但大规模的煤矿开采严重破坏了环境。
“2013年以来,龙潭镇开始逐步关闭小煤矿、小煤窑,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染企业一概不引进,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转型。”镇党委书记吴才开说,产业转型后,如何找到新的富民之路,成为这些年龙潭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6年,在外种植蝴蝶兰10多年的龙潭人严炳成带着女婿谢凡生回到家乡枫林村后,建起智能温室大棚,创办万花园林。如今,万花园林的智能温室面积已达2.2万平方米,可年产蝴蝶兰苗800万株,年产值超5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越南、日本、美国等国家,是我省第一家蝴蝶兰鲜切花出口企业。今年,万花园林还成为全省蝴蝶兰行业标准制定主要成员单位之一,其智能温室和组培室年产蝴蝶兰瓶苗1000万株,入选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
看到发展蝴蝶兰产业的光明前景,2021年初,龙潭首次召开发展壮大蝴蝶兰产业动员大会,吸引了韩国、漳州等地客商入驻蝴蝶兰产业园。目前,当地已建成产业园区近500亩,双龙、万佳、旭文、金鑫蝴蝶兰等项目先后落地建成,可年产蝴蝶兰苗1000万株以上,龙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蝴蝶兰鲜切花基地、全省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
龙潭镇矿区转型发展蝴蝶兰产业入选福建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典型案例。而蝴蝶兰产业的发展,吸引了600多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带动2000多名本地群众就业,蝴蝶兰年产值达1.12亿元,当地群众年收入增加80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蝴蝶兰小镇为契机,规划建设近千亩的蝴蝶兰产业园,推进蝴蝶兰文化产业园、产业景观大道、蝴蝶兰文化街、蝴蝶兰综合展示厅建设,推动休闲、观光、度假、研学、文创等美丽经济加速发展,为矿区乡镇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吴才开说。
今年6月,永定区培丰镇独立工矿区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974万元,创历年新高。自2020年11月获批成为我省至今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项目以来,目前,该镇已获中央预算内补助项目8个,补助资金共计14072万元,主要从保障矿区群众生活生产安全、重点培育文化旅游业和新型建材工业、全面实施生态修复的绿水青山工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四个方面推进项目建设,其中2023年新增培丰独立工矿区富岭矿周边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卫生院整体迁建工程、孔夫村新塘整体避险搬迁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田地片居民避险搬迁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培丰这个当年的永定产煤大镇在转型发展方面走在前面。
据了解,今年,培丰大力开展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工作,已建成搬迁集中居住区4个,共安置301户1154人,投建6个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民生项目,总投资1.7亿元,矿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矿区转型主要是在进行生态修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合适的替代产业和吸纳从煤炭行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丰镇党委书记沈南茂说。
位于培丰镇振东村的年产300万吨机制砂石及废料综合利用项目是该镇去年开工的项目,项目占地258亩,总投资2.98亿元,将打造成全省废弃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绿色工厂”建设标杆示范项目。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努力下,项目相继解决了用工、用电、用水问题,目前一期已投产。“项目本来在3月底才能投产,在各方支持下,3月9日就正式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目前产值已达1800多万元。”该项目负责人林洪德说。
同时,培丰还利用当地有200多名乡贤在粤港澳大湾区从事木方生意的优势,用以商招商的形式建设小微竹木制品产业园。胜捷家私、达贵木业、通源木业等企业纷纷落地,生产的婴儿床、宠物床、踢脚线等产品还出口到国外。
“这个产业园目前已经有近10家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产值不是很高,但吸纳了上千名劳动力就业,对矿区转型发展很有好处。下一步,我们准备引进一家五金厂,把产业链补齐。”沈南茂表示。
而在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废弃的煤棚也被改造后作为厂房使用。“我们企业就是把改造过的煤棚作为生产车间,把闲置的煤棚利用起来,既避免资源浪费,又为企业节约成本,可谓一举两得。”该企业负责人说。
此外,福能集团斥资3亿元,将培丰镇一座开采70多年、荒芜破败、渣土成堆的废弃矿山打造成福能矿山公园。公园规划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煤矿博物馆、地面景观、建筑改造和地下景观(井下探秘游)四大部分,成为“国内少有、华东唯一”的井上井下立体式工业矿山特色公园,有望成为当地文旅产业新的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永定成功转型的原煤矿从业人员就有近万人之多,为矿区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更高层面的转型也在加快推进当中——近年来,永定区突出数字智造、新型建材、文旅康养三大主导产业,依托光电信息产业园和文秀数字智造产业园,推动数字智造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摆脱对资源和矿业的依赖,为实现矿区成功转型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张杰 通讯员 廖金财 熊川 吕洪荣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